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宽宥(寬宥)  拼音:kuān yòu
宽恕、原谅。《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虽蒙宽宥,犹执谦退。」
《國語辭典》:姑且  拼音:gū qiě
暂且。《儒林外史》第七回:「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老残游记》第八回:「他姑且敷衍几句,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假贷(假貸)  拼音:jiǎ dài
1.借贷。《晏子。内篇。问下》:「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閒数百万,遣令焚削文契。」
2.宽容。《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分類:宽宥借贷
《漢語大詞典》:平宥
宽宥;宽恕。旧唐书·萧颖士传:“吾以 旻 获谴不憾,乃平宥之。”
分類:宽宥宽恕
《漢語大詞典》:完宥
宽宥;赦免。新唐书·李勉传:“ 关东 献俘百,将即死,有叹者, 勉 过问,曰:‘被胁而官,非敢反。’ 勉 入见帝曰:‘寇乱之污半天下,其欲澡心自归无繇。如尽杀之,是驱以助贼也。’帝驰骑完宥,后归者日至。”
分類:宽宥赦免
《漢語大詞典》:放宥
宽宥。后汉书·王符传:“夫性恶之民,民之豺狼,虽得放宥之泽,终无改悔之心。”
分類:宽宥
《國語辭典》:不释(不釋)  拼音:bù shì
1.不放下、不放开。《淮南子。说山》:「执而不释,马氂截玉。」
2.不解除、不消散。《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
3.不舍去、不放弃。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马烦辔殆,不释拥树。」
4.解释不了,说不通。晋。陆机 演连珠五○首之二三:「是以南荆有寡和之歌,东野有不释之辩。」
《國語辭典》:旷荡(曠蕩)  拼音:kuàng dàng
1.空旷无边际。《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坰泽区宇,恢昭旷荡。」
2.气度开阔,性格豪放。《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
《國語辭典》:解网(解網)  拼音:jiě wǎng
古代田猎围捕野兽时,收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不忍赶尽杀绝。比喻宽厚有仁德。《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乐府诗集。卷二○。鼓吹曲辞五。南朝梁。沈约。汉东流》:「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國語辭典》:恩宥  拼音:ēn yòu
施恩宽恕。《宋书。卷六四。列传。郑鲜之》:「夫恩宥十世,非不隆也。功高赏厚,非不报也。」《西游记》第一一回:「诉罢前言,回谢十王恩宥。」
分類:恩宽宽宥
《國語辭典》:乞命  拼音:qǐ mìng
1.请求宽饶活命。《北史。卷三一。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妇叩头乞命,但言知悔。」
2.请示命令。《明史。卷二七五。左懋第传》:「必用臣经理,则乞命弘范同绍愉出使,而假臣一旅,偕山东抚臣收拾山东以待。」
《漢語大詞典》:恩贷(恩貸)
施恩宽宥。多用于帝王。汉书·王訢传:“今復斩一 訢 ,不足以增威,不如时有所宽,以明恩贷,令尽死力。”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明朝黄纸出,大赦遍中外……翻令凶恶囚,累累受恩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三失印:“其初皆蒙恩贷,最后下狱,而印偶获,则部吏所盗也,上始宥之。”
《漢語大詞典》:严断(嚴斷)
(1).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 孔颖达 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
(2).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
(3).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漢語大詞典》:恕己
(1).宽宥自己。《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 王夫之 通释:“如心谓之恕。君子之恕,如其心之忠也。小人之恕,如其心之邪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鲁二女:“不料 汉 人恕己,好言古女淫佚也。”
(2).谓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汉书·成帝纪》:“崇宽大,长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垂惻隐於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泽旁流,人心大感,则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漢語大詞典》:矜宥
矜怜宽宥。后汉书·刘恺传:“宜蒙矜宥,全其先功。”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 明皇 时, 张瑝 、 张秀 亦以父讐杀 杨 汪 ,议者多言宜加矜宥。” 清 洪升 《长生殿·仙忆》:“烦仙子转奏月主,説我尘凡旧谱,不堪应命,伏乞矜宥。”
分類:宽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