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哐啷
象声词。形容物体碰撞声。 萧红 《生死场》七:“车轮在辙道上哐啷的牵响。”
《漢語大詞典》:油浸浸
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姚雪垠 《长夜》九:“盘子边放一根烟枪,葫芦是南玉的,嘴子是玛瑙的,年深月久的沉香枪杆呈着紫红色,油浸浸的。”
分類:容物光亮
《漢語大詞典》:硬倔倔
(1).方言。亦作“ 硬蹶蹶 ”。形容物体坚硬。 周原 《覆灭》六:“十元银元哗啦一声落进 李有义 的手,店掌柜嘻嘻地一笑,突然发现小手枪硬蹶蹶地顶住他的心口。”
(2).引申指态度、语气、作风等生硬倔强。《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他总是硬倔倔地说:‘别忘了,咱们是工人。’”
《國語辭典》:馔玉炊金(饌玉炊金)  拼音:zhuàn yù chuī jīn
形容饮食的丰盛美味。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八出:「焚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十六出:「寻常,进御大官,馔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兀自嫌他调和无当。」也作「炊金馔玉」。
《漢語大詞典》:吱吱嘎嘎
象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管黔敖 点点头,看 墨子 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李文翔 《新排长》:“红马甩甩耳朵,大车吱吱嘎嘎地响着,前进了。” 李斌奎 《天山深处的“大兵”》:“许久没听他吭声,椅子在响,吱吱嘎嘎令人心碎。”
《國語辭典》:吱吱咯咯  拼音:zhī zhī gé gé
拟声词:(1)形容说话吞吐而细小的声音。《文明小史》第二六回:「说的话儿不甚著劲,吱吱咯咯的半吞半吐,末了又是什么呼万岁的祝词。」(2)形容笑声。如:「吱吱咯咯,笑个不停。」或读为ㄗ ㄗ ㄍㄜˊ ㄍㄜˊ zī zī gé gé。
《漢語大詞典》:吱扭
亦作“ 吱妞 ”。 象声词。形容物体转动的摩擦声。 老舍 《赵子曰》第十九:“ 赵子曰 把胡琴从墙上摘下来,笑吟吟的吱妞着。”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远道来的粮车,象一道道流不完的长流水,成日成夜吱扭地往前送。”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三:“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
《漢語大詞典》:吱咕
(1).象声词。形容小声说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又是一个捧着手版的东西,跪在那里吱咕。”
(2).象声词。形容物体的转动摩擦声。 赵树理 《三里湾》九:“她用索头套上了水桶,吱咕吱咕一气绞了两桶水,担起来往回走。”
《漢語大詞典》:乌焦巴弓(烏焦巴弓)
形容物体被烧得又焦又黑。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百家姓》:‘乌焦巴弓。’此四姓也。今俗以物烧焦者,谓之‘乌焦巴弓’。《幽闺记》剧:浄云:‘我拿了一张草荐,把病人放拉当中,两头点起火来一烧,竟烧了《百家姓》上一句书出来。’末云:‘那一句呢?’浄云:‘烧得他乌焦巴弓。’”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回:“ 良弼 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
分類:容物东藩
《國語辭典》:小巧玲珑(小巧玲瓏)  拼音:xiǎo qiǎo líng lóng
形容极细致精巧。如:「橱窗里摆设了许多小巧玲珑的水晶饰品。」
《國語辭典》:薪桂米珠  拼音:xīn guì mǐ zhū
比喻物价昂贵。参见「米珠薪桂」条。《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
《国语辞典》: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拼音:pū tōng pū tōng
拟声词。形容物体连续落地或落水时发出的声音。《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头在地板上磕得扑通扑通的响,我还不开恩饶他哩。」
《国语辞典》:扑通通冬(扑通通冬)  拼音:pū tōng tōng dōng
拟声词。形容物体掉落后的回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苦丁丁珰精砖上摔破菱花镜,扑通通冬井底坠银瓶。」
《国语辞典》:光可鉴人(光可鉴人)  拼音:guāng kě jiàn rén
形容物体表面平滑、光亮,可以照现影像。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
《国语辞典》:咯吱咯喳  拼音:gē zhī gē zhā
拟声词。形容物体摩擦的声音。《红楼梦》第三八回:「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