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容贳(容貰)
容忍宽恕。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今社稷危耻,创巨痛深,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其餘小忿,或宜容貰。”
分類:容忍宽恕
《國語辭典》:痒痒(癢癢)  拼音:yǎng yang
痒的感觉。如:「三天没洗头,头皮痒痒的。」
《漢語大詞典》:涵忍
包涵容忍。 黄远庸 《少年中国之自由》:“若长此沉沉,奄然待尽,究令人不亡我,而尸居餘气之国,亦决非血气男子所能涵忍而生存。”
《國語辭典》:发痒(發癢)  拼音:fā yǎng
1.因外物的刺激而全身或局部产生想要抓搔的感觉。如:「对海鲜过敏的人,只要吃一点就全身发痒。」
2.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地急著想有所行动。如:「歌迷一知道自己的偶像出专辑,就心里发痒,不买不快。」
《漢語大詞典》:宽忍(寬忍)
宽大容忍。《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王既悔过服罪,太后宽忍以貰之,后宜不敢。”《元典章·户部五·荒田开耕限满纳米》:“招募农民开垦耕种,若不少示宽忍,难以招集。”
分類:宽大容忍
《國語辭典》:睁一眼,闭一眼(睜一眼,閉一眼)  拼音:zhēng yī yǎn,bì yī yǎn
看见某事,却当作看不见。比喻遇事隐忍,得过且过。如:「事情若无关紧要,大可睁一眼,闭一眼;若事关重大,则当须严格执行,绝不宽待。」
《国语辞典》:难以忍受(难以忍受)  拼音:nán yǐ rěn shòu
无法容忍、承受。如:「他喜欢在别人背后说閒话,拨弄是非,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清。龚礼《压线录。卷一。保甲条约》:「凡民间户婚、田土、钱债细故,苟可情恕理遣,何必争执是非,即事切剥肤,难以忍受,或投人理论,或告官审究,亦可辩别曲直。」
《国语辞典》:南方之强(南方之强)  拼音:nán fāng zhī qiáng
南方人风气柔弱,故以宽容忍耐取胜。语出《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后为宽柔的代称。
《国语辞典》:欺人太甚  拼音:qī rén tài shèn
欺凌他人,到了使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著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国语辞典》:掐鼻皱眉(掐鼻皱眉)  拼音:qiā bí zhòu méi
捏著鼻子,皱著眉头。形容忍耐或痛苦的样子。《土风录。卷一二。掐鼻皱眉》:「意不欲而口不敢言曰掐鼻皱眉。」
《国语辞典》:冰炭不相容  拼音: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
比喻对立的双方无法调和或不能相互容忍。如:「他们俩个真是冰炭不相容,一见面就吵个不休。」也作「冰炭不同器」。
《国语辞典》: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拼音: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如果这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表示对某事已忍无可忍。《南齐书。卷二五。张敬儿传》:「履霜于开运之辰,坚冰于嗣业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也作「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国语辞典》:吞声忍让(吞声忍让)  拼音:tūn shēng rěn ràng
容忍退让而不作声。如:「待人处事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因为别人一直吞声忍让,就任性的无理取闹。」
《國語辭典》: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拼音:fāng lán shēng mén,bù dé bù chú
(谚语)香草生长在门户当中,妨碍进出,也只得锄去。比喻一个人即使有才能,若是行为越规,于人有碍,也不会被饶赦。《三国志。卷四二。蜀书。周群传》:「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漢語大詞典》:百忍成金
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 鄆州 寿张 人 张公艺 ,九代同居…… 麟德 中, 高宗 有事 泰山 ,路过 鄆州 ,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餘‘忍’字。”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梁启超 《新民说》八:“如所谓百忍成金,所谓唾面自乾,岂非世俗传为佳话者耶……今乃欲举全国人而为无骨无血无气之怪物,吾不知如之何而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