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户辩(户辯)
亦作“户辨”。
(1).挨户说明。《淮南子·泰族训》:“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夷狄之国重译而至,非户辩而家説之也,推其诚心,施之天下而已矣。”
(2).家家明瞭。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民不畏死:“是故好知之君忧世劳民……变化万事,动以悦民,家知户辨,里有仁贤。”
《國語辭典》:比屋可封  拼音:bì wū kě fēng
家家户户都可封爵。比喻教化有成就,国家多贤人。《尚书大传。卷五。略说》:「周人比屋可封。」《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也作「比屋而封」。
《國語辭典》:灯火万家(燈火萬家)  拼音:dēng huǒ wàn jiā
形容城镇市区中,灯火灿烂的夜晚景象。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诗:「灯火万家城市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也作「万家灯火」。
《國語辭典》:人给家足(人給家足)  拼音:rén jǐ jiā zú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衣食充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也作「家给人足」。
《漢語大詞典》:家弦户诵(家絃户誦)
家家弦歌,户户吟诵。谓流传极其广泛。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自有 宋 中叶以来, 程 朱 之书已家絃户诵,岂皆闻道者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 书《醴泉铭》,自 宋 、 元 、 明 以来,为艺林所重,几至家絃户诵,人人有一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琵琶》《西厢》《荆》《刘》《拜》《杀》等曲,家絃户诵已久,童叟男妇皆能备悉情由。”
《漢語大詞典》:家衍人给(家衍人給)
家家富裕,人人丰足。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 宋 、 卫 、 韩 、 梁 ,好本稼穡,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
《漢語大詞典》:家殷人足
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史记·苏秦列传:“ 临菑 之涂,车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漢語大詞典》:家喻户习(家喻户習)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余以《琵琶》虽极天工人巧,终是传奇一家语。当今家喻户习,故易於动人。”
《國語辭典》:家给人足(家給人足)  拼音:jiā jǐ rén zú
家家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富足。《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晋书。卷六六。陶侃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也作「户给人足」、「家给民足」、「人给家足」。
《漢語大詞典》:家藏户有
家家都有。昆曲十五贯第六场:“本县民风浇薄,赌风极盛,这骰子么,家藏户有,不足为奇!”
分類:家家昆曲
家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證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三生家家,断欲惑三品,既灭四生,犹馀六品,即三生者。二二生家家,断欲惑四品,既灭五生,犹馀五品,即二生者。此圣者三生或二生,由家转生于家,證极果,入涅槃,故称家家。而三生二生之一生,与人之一生皆谓之少生或半生。合于天之一生所谓一大生也。此有平等家家与不等家家之二种(婆沙正理说二种,俱舍说平等之一种)。平等家家者,为天三人三,天二人二,或人三天三,人二天二也。不等家家者,为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或人三天二,人二天一也。因之分为天家与人家二种。天家家者,谓平等家家之天三人三或天二人二,于天处得道,又还于天处而證极果者(因得道与涅槃之处而得名)。不等家家之天三人二或天二人一,于人处得道,于天證极果者(但由涅槃之处而得名)。人家家者谓平等家家之人三天三或人二天二于人处得道,于人处證极果,不等家家人三天二或人二天一,于天处得道,于人处證极果也。今就此中不等家家中第一种,天三人二三生家家之天家,示其生处得果之相,则先于人中得见道已,断三品之惑。从此命终而生于天之一处。又由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之一生,又由人死,生于天处,受天之一生。合前之一生为天之二生。复由天来生人间受人之一生,合前之一生为人之二生。又由人死,上生于天,更受一生,合前之二生为天之三生。于此第三生断尽一切馀惑而證阿罗汉果也。故三生之天家家为天三人二(总除最初得道之生)。三生之天家家既然,则其馀二生天家之天二人一,三生之人家家之人三天二,二生之人家家之人二天一及平等家家之四种亦准此可知。此中平等家家为不厌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具三生,二生者人天具二生。不等家家为厌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中,一方三生满,则三生之分济,故一方之生,略而不受也。二生准是可知。见婆沙四十二,俱舍光记二十四,四教仪。

【三藏法数】
家家者,受生处不一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若断三四品,或于天中三二家受生,或于人中三二家受生,方得證第二斯陀含果也。
家家圣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