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宰匠
(1).主宰;掌治。《淮南子·要略》:“睹凡得要,以通九野,径十门,外天地,捭山川,其於逍遥一世之间,宰匠万物之形,亦优游矣。”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况乎神威自在,方传宰匠之功。”
(2).指掌握治国大权的人。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良 死时年三十六, 謖 年三十九”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 诸葛亮 ﹞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 南朝 陈 徐陵 《代梁贞阳侯与北齐荀昂兄弟书》:“若使 江东 宰匠具领 齐 恩,时命封疆,远相迎接。”
《國語辭典》:荃宰  拼音:quán zǎi
君臣。《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要不得不彊为之名,使荃宰有寄。」
分類:君臣
《漢語大詞典》:武城宰
论语·雍也:“ 子游 为 武城 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武城 宰, 武城 的长官。后借指 孔子 弟子 言偃 (字 子游 )。 明 高启 《言公井》诗:“寥寥 武城 宰,遗井 虞山 阴;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
《漢語大詞典》:宰守
(1).主管守卫。后汉书·酷吏传序:“ 汉 承 战国 餘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閭里。且宰守旷远,户口殷大。”
(2).泛指地方行政长官。周书·苏绰传:“明知百僚卿尹,虽各有所司,然其治民之本,莫若宰守之最重也。”南史·贺琛传:“今天下宰守所以皆尚贪残,罕有廉白者,良由风俗侈靡使之然也。”
《漢語大詞典》:家宰
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 齐国 的 陈子车 死后,其妻和家宰要用人殉葬。其弟 子亢 以为非礼,反对人殉;说如果不得已而用人殉,‘妻与宰’是最合适的。”
《漢語大詞典》:宰民
掌治民众。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入不能宰民,出不能用兵。”
分類:治民民众
《漢語大詞典》:弦歌宰
论语·阳货:“ 子 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时 子游 为 武城 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以“弦歌宰”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 唐 张说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诗:“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参见“ 弦歌 ”。
《國語辭典》:弦歌  拼音:xián gē
1.依和著琴瑟的声音来咏诗。《淮南子。俶真》:「弦歌鼓舞,缘饰诗书,以买名誉于天下。」《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2.孔子到鲁国武城听到子游用弦歌之声教化人民。典出《论语。阳货》。比喻以礼乐教化群众。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國語辭典》:弦歌(絃歌)  拼音:xián gē
泛指音乐。《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涣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十,轻薄好弦歌。」
《漢語大詞典》:卿宰
犹卿相。南史·王思远传:“ 明士 蓬头散带,终日酣醉,吐论从横,唐突卿宰。”
分類:卿相
《漢語大詞典》:天宰
指宰相。新唐书·赵彦昭传:“司农卿 赵履温 曰:‘公天宰,而为一介使,不亦鄙乎!’”新唐书·李吉甫传赞:“ 吉甫 践天宰,谋謨是矣,而鯁正有愧於父云。”
分類:宰相
《漢語大詞典》:三宰
三卿。国语·齐语:“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 韦昭 注:“三宰,三卿也,使掌羣臣也。”
分類:三卿
《漢語大詞典》:宰治
掌管;治理。汉书·王莽传上:“公( 王莽 )又有宰治之效,乃当上与 伯禹 、 周公 等盛齐隆。”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荷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亲命我真圣主降凡宰治天下。”
《漢語大詞典》:储宰(儲宰)
指太子。《宋书·范晔传》:“贼臣 赵伯符 积怨含毒,遂纵姦凶,肆兵犯蹕,祸流储宰,崇树非类,倾坠皇基。”
分類:太子
《漢語大詞典》:宰桑
明 代 蒙古 官号。从 元 代沿袭而下。为汉语“宰相”的音转。绝大多数出身于非 成吉思汗 家族的封建领主。 达延汗 时,为巩固汗位,曾一度废除太师、宰桑等官职及其领地,将其降为大汗和诸王、台吉的僚属。只有 卫拉特 地区仍保留其封建领主的地位。
《漢語大詞典》:衡宰
指宰相。《后汉书·文苑传下·郦炎》:“ 絳灌 临衡宰,谓 谊 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 荆 南 沙 。”参见“ 宰衡 ”。
分類:宰相
《國語辭典》:宰衡  拼音:zǎi héng
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汉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称号,加王莽号为「宰衡」,位上公。见《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搢绅以清谭为庙略。」
《韵府拾遗 贿韵》:神宰
参同契注若呼而不得神宰则一息不全吸而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