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台衡
喻宰辅大臣。台,三台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宫帝座前。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一:“奕世台衡,扶帝紫极。” 唐 杨炯 《为刘少傅等谢敕书慰劳表》:“臣等窃循愚蔽,谬荷恩私,或位联辅弼,职在台衡。” 王闿运 《刚直彭公墓志铭》:“虽辞圭组,卒践台衡。”
《漢語大詞典》:台星
三台星。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台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因以喻指宰辅。 唐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宋 杨万里 《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诗:“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坼方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秀毓山川,灵分草木,几番焰夺台星。”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龙驭杳安之,台星陨衡鼐。”
《國語辭典》:客旅  拼音:kè lǚ
旅行外地的人。唐。白居易〈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招呼新客旅,扫掠旧池台。」《金瓶梅》第二七回:「经商客旅,经年在外,贩的是那红花紫草,蜜蜡香茶。」
《國語辭典》:枢臣(樞臣)  拼音:shū chén
旧称宰辅为「枢臣」。宋。王禹偁 赠密直张谏议诗:「先皇忧蜀辍枢臣,独冒兵戈出剑门。」
《國語辭典》:台辅(臺輔)  拼音:tái fǔ
三公、宰相之称。唐。李公佐《南柯记》:「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居台辅。」也称为「台弼」、「台鼎」、「台衮」、「台衡」、「台铉」。
《國語辭典》:枢衡(樞衡)  拼音:shū héng
主要的行政机关。《北史。卷一○○。序传》:「仆射执我枢衡,总釐朝务,使我无后顾之忧。」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赠之作〉诗:「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漢語大詞典》:岩瞻(巖瞻)
犹景仰。谓宰辅德行高尚,为众人所仰慕。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赫赫 师尹 ,民具尔瞻。” 宋 韩琦 《献所业上两府启》:“睿眷致隆,巖瞻载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居鼎辅,靡协巖瞻,颇彰朋比之风,难处咨谋之地。”
《漢語大詞典》:宰路
(1).渊名。庄子·外物:“ 宋 元君 夜半而梦人被髮闚阿门,曰:‘予自 宰路 之渊,予为 清江 使 河伯 之所,渔者 余且 得予。’ 元君 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成玄英 疏:“ 宰路 ,江畔渊名。”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母夫人寿》词:“棠阴阁上棠阴满,满劝流霞。满劝流霞。来岁应添 宰路 沙。”
(2).谓宰辅之位。
分類:宰辅
《國語辭典》:台光(臺光)  拼音:tái guāng
光临。为台驾光临的省语。如:「恭请台光」。
《國語辭典》:宰制  拼音:zǎi zhì
主宰控制。《史记。卷二三。礼书。序》:「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
《漢語大詞典》:台斗
比喻宰辅重臣。台,三台星;斗,北斗。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及乎 贞观 初,尚书践台斗。” 明 李东阳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地极台斗,望隆冠绅。” 清 陈维嵩 《庄椿岁·寿高阳李相国》词:“緑髩调羹,黑头补衮,人间台斗。”
《國語辭典》:纶扉(綸扉)  拼音:lún fēi
宫殿的门。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纶扉身践,从来望实崇高。」
《國語辭典》:揆席  拼音:kuí xí
称宰相或内阁总理。唐。李乂〈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诗:「揆席凝邦绩,台阶阐国猷。」
分類:相位宰辅
《漢語大詞典》:端右
指宰辅重臣。亦特指尚书令。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周书·赵善传:“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隋书·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所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成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端右事繁,京牧任大。” 胡三省 注:“端右,尚书令也。”
《漢語大詞典》:宰旅
冢宰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韩宣子 聘于 周 ,王使请事,对曰:‘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 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 唐 王维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 宋 苏轼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 ,述职春朝,归诚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