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9,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泮宫
宫门
仙宫
中宫
中宫
宫袍
宫树
宫人
宫锦
灵宫
青宫
宫庭
寿宫
宫漏
三宫
《國語辭典》:泮宫(泮宮)  拼音:pàn gōng
周代诸侯的学宫。《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也称为「頖宫」。
《漢語大詞典》:宫门(宫門)
(1).帝王公侯所居宫室之门。吕氏春秋·观世:“ 易牙 、 竖刁 、 常之巫 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矫以公令。” 唐 元稹 《上阳白发人》诗:“宫门一闭不復开, 上阳 花草青苔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前日皇帝私走,嬪妃逃散,料想 香君 也出宫门。”评剧《密建游宫》第三场:“ 吴香女 带宫娥迎接少主,着新装摆仪仗走出宫门。”
(2).借指皇宫。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
《漢語大詞典》:仙宫
亦作“僊宫”。
(1).上帝的宫殿。 前蜀 贯休 《阳春曲》:“ 魏公 姚公 宋开府 ,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2).指皇宫。《文选·江淹〈杂体诗·颜特进侍宴〉》:“列汉构仙宫,开天制寳殿。” 吕向 注:“言宫殿高大,上至天汉。” 宋 庄季裕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诗:“莫恋炉边醉,僊宫待侍郎。”僊,一本作“ 仙 ”。 明 屠隆 《綵毫记·脱靴捧砚》:“仙宫嵌妆,帝释珠交网。”
《漢語大詞典》:中宫
合乎五音中的宫级音阶。管子·地员:“三七二十一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宫,其泉黄而糗,流徙。”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國語辭典》:中宫(中宮)  拼音:zhōng gōng
1.皇后住的宫殿。《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春秋母以子贵,尊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长信宫、中宫。」
2.皇后。《新唐书。卷一一二。冯元常传》:「尝密谏中宫权重,宜少抑,帝虽置其计,而内然之,由是为武后所恶。」
3.宫中。《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唐。王建〈宫词〉一○○首之六一:「中宫传旨音声散,诸院门开触处行。」
4.北极星所在的范围。《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漢語大詞典》:宫袍
古代官员的礼服。 唐 殷尧藩 《登凤凰台》诗之一:“ 凤凰臺 上望 长安 ,五色宫袍照水寒。” 明 王世贞 《鸣凤记·严嵩庆寿》:“花香沾绣袄,酒色映宫袍。”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分類:官员礼服
《漢語大詞典》:宫树(宫樹)
帝王宫苑中的树木。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小苑接侯家,飞甍暎宫树。”《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香烟靄靄旋为盖,宫树蒙蒙自变春。” 宋 刘秉 《戊申年七夕》诗:“红蕖烂漫碧池香,罗綺三千 侍 汉皇。阿母暂来成底事? 茂陵 宫树已苍苍。” 元 虞集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國語辭典》:宫人(宮人)  拼音:gōng rén
1.宫女的通称。《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正遇郭汜兵到,乱箭齐发,射死宫人不计其数。」
2.职官名。周朝时掌理君王沐浴等事的官吏。
《漢語大詞典》:宫锦(宫錦)
宫中特制或仿造宫样所制的锦缎。 唐 岑参 《胡歌》:“ 黑 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前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宝檀金缕鸳鸯枕,綬带盘宫锦。” 宋 王安国 《清平乐·春晚》词:“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明 袁宏道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 清 刘大櫆 《江贞女传》:“ 顾君 至 岳州 ,遂以宫锦团扇、水晶连环授 江 氏幼女,以为订。”
《漢語大詞典》:灵宫(靈宫)
(1).用以供奉神灵的宫阙楼观。《文选·班固〈西都赋〉》:“其阴则冠以 九嵕 ,陪以 甘泉 ,乃有灵宫,起乎其中。” 李善 注:“汉书 公孙卿 曰:仙人好楼居,於是上令 甘泉 作 延寿舘 。” 张铣 注:“ 甘泉 ,山名, 汉 置宫於上以祈祀,故言灵宫。” 宋 梅尧臣 《祫礼颂圣德诗》:“帝入灵宫,左撞黄钟,陞阶置玉,日气曈鸿。”
(2).天帝或仙人住所。汉武帝内传:“夫真形寳文,灵宫所贵。”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虽 崐崘 之灵宫,将何以乎侈旃。” 吕向 注:“天帝神居,故云灵宫。”云笈七籤卷八十:“灵宫飞天女,六真宴 常阳 。”
(3).指寺庙。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逕趋灵宫。” 孙汝听 注:“灵宫,岳庙。” 宋 朱熹 《马上举韩退之话口占》:“此心元自通天地,可笑灵宫枉炷香。”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山上都显得非常索寞,既没有什么‘松柏一径’的大树,也没有什么‘粉墙丹柱’的灵宫。”
(4).对宫殿的美称。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仙都密邇,犹连上苑之扃;灵宫岿然,直透崇冈之曲。”
(5).对住宅的美称。 郑泽 《夏夜作》诗:“烦暑不我蒸,灵宫自澄澈。”
(6).指供奉帝王遗像的宫室。 宋 王圭 《奉安真宗皇帝御容于寿星观永崇殿导引歌词》:“灵宫旧是栖真处,还望玉舆归。”
(7).引申指圹宫,墓穴。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殤。” 王蘧常 汇注引《逸史·赵一桂传》:“职於三月二十五日奉 顺天府 伪官 李 檄 昌平州 官吏,即动帑银僱夫穿 田妃 壙,葬先帝及 周后 。”
《國語辭典》:青宫(青宮)  拼音:qīng gōng
太子居东宫,五行家以青色配东方,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为「青宫」。隋。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青宫列绀幰,紫陌结朱轮。」亦借指太子。唐。白居易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十二助教诗:「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青宫引领瞻车骑。再休迟滞!」也称为「东宫」、「春宫」。
《國語辭典》:宫庭(宮庭)  拼音:gōng tíng
宫殿庭院。《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差官起造宫庭,又置馆舍。」
《漢語大詞典》:寿宫(壽宫)
(1).供神之宫。《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王逸 注:“寿宫,供神之处也。祠祀皆欲得寿,故名为寿宫也。”汉书·郊祀志:“於是上病癒,遂起,幸 甘泉 ,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 太一 。”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寿宫,奉神之宫也。”
(2).寝宫。吕氏春秋·知接:“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 仲父 乎?!’蒙衣袂而絶乎寿宫。” 高诱 注:“寿宫,寝堂也。”
(3).墓祠;又常指皇帝生前预筑的陵墓。 宋 洪朋 《寄题胡公祠堂》诗:“堂后寿宫閟日月,堂前荒草横古今。”明史·方从哲传:“又语及寿宫, 从哲 等以先帝山陵对。帝自指曰:‘朕寿宫也。’诸臣皆泣。”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二年,相度 遵化 凤臺山 建 世祖 陵,曰 孝陵 。先是 世祖 校猎於此,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可为朕寿宫。’”
《國語辭典》:宫漏(宮漏)  拼音:gōng lòu
铜壶滴漏,古代宫中计时的用具。唐。戴叔伦 春日早朝应制诗:「月沉宫漏静,雨湿禁花寒。」
《國語辭典》:三宫(三宮)  拼音:sān gōng
1.明堂、辟雍、灵台。《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2.诸侯的后宫。《礼记。祭义》:「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
3.天子、太后、皇后。《汉书。卷八六。王嘉传》:「或物好,特赐其工,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唐。颜师古。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称“ 三雍宫 ”。 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 武帝 时, 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所问三十餘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辟雍、明堂、灵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汉书·儒林传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亲行其礼。” 唐 张继 《河间献王墓》诗:“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肇建三雍陈礼乐,宫悬考击闻鸣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