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40,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页
列宁室
俚室
蒌室
芦室
大寂室三昧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少室
少室六门集
四摩室
末利室罗
衣座室
多闻室
词典(续上)
磿室列宁室
俚室
蒌室
芦室
佛类词典
入室大寂室三昧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少室
少室六门集
四摩室
末利室罗
衣座室
多闻室
《骈字类编》:芦室(芦室)
陆龟蒙 丹阳道中寄友生诗 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
入室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规谓久参之弟子入师室参问道也。是勘责弟子之得分者,故非久参之人则不许之。在古时则临机行之别无入室之规,马祖百丈已后,别立方规,定日行之。世谓得师法,为入室之弟子。然言入室者,未必尽得师法也。祖庭事苑八曰:「祖师传云:五祖大师至夜,密令侍者于碓坊召卢行者入室,遂传衣法。又法华云:著如来衣入如来室。阿含经云:佛告苾刍,吾两月欲宴坐,汝等不须参问,唯除送食及洒地时可至于此。应知佛祖当时有入室参问之仪也。」敕修清规入室曰:「入室者,师家勘辩学子,策其未至,捣其虚亢,攻其偏重。」兴禅护国论曰:「入室谓遇和尚间暇之日建立之,此宗一大事也。」僧堂清规二曰:「凡请益之翌日曰入室。」【又】(修法)真言宗入灌顶室行受法灌顶,谓为入室弟子。
(术语)禅规谓久参之弟子入师室参问道也。是勘责弟子之得分者,故非久参之人则不许之。在古时则临机行之别无入室之规,马祖百丈已后,别立方规,定日行之。世谓得师法,为入室之弟子。然言入室者,未必尽得师法也。祖庭事苑八曰:「祖师传云:五祖大师至夜,密令侍者于碓坊召卢行者入室,遂传衣法。又法华云:著如来衣入如来室。阿含经云:佛告苾刍,吾两月欲宴坐,汝等不须参问,唯除送食及洒地时可至于此。应知佛祖当时有入室参问之仪也。」敕修清规入室曰:「入室者,师家勘辩学子,策其未至,捣其虚亢,攻其偏重。」兴禅护国论曰:「入室谓遇和尚间暇之日建立之,此宗一大事也。」僧堂清规二曰:「凡请益之翌日曰入室。」【又】(修法)真言宗入灌顶室行受法灌顶,谓为入室弟子。
大寂室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大寂定)
(术语)(参见:大寂定)
大寂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静妙三摩地。如来所入之禅定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三昧或三摩地,译为定。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涅槃经三十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
(术语)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静妙三摩地。如来所入之禅定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三昧或三摩地,译为定。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涅槃经三十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旧称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童形之文殊菩萨也。
(菩萨)旧称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童形之文殊菩萨也。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记五字文殊之修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记五字文殊之修法。
少室
【佛学大辞典】
(地名)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参见:少林寺)
(地名)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参见:少林寺)
少林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为天竺佛陀禅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三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续高僧传十六(佛陀传)曰:「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县西少室北麓,后魏时建,梁时达磨居此面壁九年。」
【佛学常见辞汇】
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为天竺佛陀禅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三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续高僧传十六(佛陀传)曰:「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县西少室北麓,后魏时建,梁时达磨居此面壁九年。」
【佛学常见辞汇】
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
少室六门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第一门心经颂,第二门破相论,第三门二种入,第四门安心法门,第五门悟性论,第六门血脉论,各有一卷。禅门诸师以之为达磨之新撰而传于世者。颇可疑也。
(书名)第一门心经颂,第二门破相论,第三门二种入,第四门安心法门,第五门悟性论,第六门血脉论,各有一卷。禅门诸师以之为达磨之新撰而传于世者。颇可疑也。
四摩室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摩)
(术语)(参见:四摩)
四摩
【佛学大辞典】
(术语)S/ima又云四摩室。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砺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馀住处各不相通,于此作法,不须取馀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论疏解云:本音四摩,此正翻云别住是也。诸本云布萨界及戒场者,非正本音,所以名别住者,谓此住作法与馀住不相通。」译为别住不当。四摩乃界之义。即结界也。上出之两解非正者为正翻。指布萨时,比丘参集之境界。即住于同一结界(四摩)内之比丘等,有必须参集于界内所定地之义务。是为防彼由远地参集劳苦与在同一住处有不和合者,而制之。后世寺院门前之结界石,即四摩之标柱也。(参见:结界)
(术语)S/ima又云四摩室。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砺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馀住处各不相通,于此作法,不须取馀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论疏解云:本音四摩,此正翻云别住是也。诸本云布萨界及戒场者,非正本音,所以名别住者,谓此住作法与馀住不相通。」译为别住不当。四摩乃界之义。即结界也。上出之两解非正者为正翻。指布萨时,比丘参集之境界。即住于同一结界(四摩)内之比丘等,有必须参集于界内所定地之义务。是为防彼由远地参集劳苦与在同一住处有不和合者,而制之。后世寺院门前之结界石,即四摩之标柱也。(参见:结界)
末利室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lyas/ri^,夫人名。译为胜鬘。末利夫人之女,为阿踰阇国之王妃,说胜鬘经者。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此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罗,即胜鬘也。」胜鬘宝窟一本曰:「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罗(S/ri^ma%la%),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
(人名)Ma%lyas/ri^,夫人名。译为胜鬘。末利夫人之女,为阿踰阇国之王妃,说胜鬘经者。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此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罗,即胜鬘也。」胜鬘宝窟一本曰:「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罗(S/ri^ma%la%),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
衣座室
【佛学大辞典】
(譬喻)就法师弘通法华经,假喻示以三种之轨则,是曰弘经之三轨。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譬喻)就法师弘通法华经,假喻示以三种之轨则,是曰弘经之三轨。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多闻室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多闻天之宫殿。
(杂语)多闻天之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