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树异桓宣武
 
汉南应老
 
汉南春

相关人物
桓温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枯树赋》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例句

树异桓宣武,园非顾辟疆。 唐彦谦 红叶

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徐凝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

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杜甫 柳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2—373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元子。桓彝子。明帝婿。拜驸马都尉。除琅邪太守。穆帝永和初任荆州刺史。都督荆、司等四州诸军事。二年,率众伐蜀。三年,灭成汉。废殷浩,执朝政。十年,北伐关中,以军粮不继还。十二年,收复洛阳。屡请还都,朝廷不听。废帝海西公太和四年,率步骑五万北攻燕,初连胜,至枋头,粮道受阻,大败。六年,废海西公,立简文帝,以大司马镇姑孰,专擅朝政。意欲受禅,未成,疾卒。
全晋文
温字元子,彝子,成帝时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县男,除琅邪太守,累迁辅国将军徐州刺史,穆帝初,代庾翼为安西将军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事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镇江陵,以平蜀功进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升平中改封南郡公,哀帝初加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又加扬州牧,录尚书事,移镇姑孰,废帝时兼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孝武初卒,追赠丞相,谥曰宣武,有集四十三卷,要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1—409 【介绍】: 即拓跋圭。北魏建立者。鲜卑族。生于参合陂。昭成帝什翼健之孙。先世建代国,为苻坚所灭。代灭时尚幼,随母贺氏依刘库仁。及库仁子刘显立,欲杀圭,圭奔贺兰部。淝水之战后,乘机复国,称代王,建元登国,旋改称魏王。攻后燕,取信都、中山、邺等重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天兴元年称帝,建都平城,迁移被征服地区之民数十万于平城,计口授田,使为新民。又使鲜卑族人分地定居,从事耕种。任用汉族地主官僚,建立百官制度。晚年嗜杀。为子清河王拓跋绍所杀。庙号太祖。
全后魏文·卷一
帝姓拓跋氏,讳圭,昭成帝什翼犍之孙,以晋太元十一年即代王位。寻改称魏王,以太元二十一年即皇帝位,都云中。迁都平城。改元四:登国、皇始、天兴、天赐,在位二十四年,为清河王绍所弑。永兴二年谥曰宣武皇帝,庙号太祖,泰常五年改谥曰道武。(案:《魏书·邓渊传》:军国文纪诏策,多渊所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元达。梁武帝长兄。起家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历位晋陵太守,有善政。齐东昏侯永元二年,裴叔业据豫州反,懿以豫州刺史领兵讨之。既而崔慧景围攻建康,齐室大乱,懿复率三千锐卒回救,击杀慧景。授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以功高,遭疑忌。弟衍及长史徐曜甫曾劝懿反齐,不从。卒为东昏侯毒死。衍闻懿死,在襄阳起兵,越二年灭齐。追封长沙郡王,谥宣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亦称灵太后。北魏安定临泾人。胡国珍女。宣武帝妃。生孝明帝元诩。孝明帝即位,尊为皇太妃,后尊为太后。临朝听政,决事果断。佞佛,大兴寺塔,预征六年租调,民不聊生。正光元年,为领军元叉等幽禁。正光六年,与高阳王元雍设计杀元叉,再临朝。武泰元年,毒杀孝明帝,立年仅三岁之元钊为帝。及尔朱荣入洛,与少主同被溺杀于河阴。谥灵。
全后魏文·卷十四
后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宣武召为承华世妇。诞孝明,进为充华嫔。孝明即位,尊为皇太妃。寻尊为皇太后,临朝。正光元年,为元叉、刘腾等奏废,幽于北宫禁中。孝昌元年四月复临朝。武泰元年,孝明崩,诈以皇女为皇子,即位数日,更立临洮王子钊。其年四月,尔朱荣举兵,与幼主俱沈于河。孝武即位,追谥曰灵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3—515 【介绍】: 即元恪。北魏皇帝。鲜卑族。孝文帝次子。即位初,由大臣赞辅。年十六亲政,宠用外戚高肇,剪除宗室。在位时,与南朝梁连年战争,互有胜负,取得梁寿春、义阳等城。正始三年,俘杨绍先,灭氐王杨氏。崇信佛教,曾亲为诸僧及朝臣讲《维摩诘经》。境内共建寺庙一万三千余座。在位十六年,庙号世宗。
全后魏文·卷八
帝讳恪,孝文帝第二子。太和二十一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四月即位。改元四:景明、正始、永平、延昌。在位十六年。谥曰宣武皇帝,庙号世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4 【介绍】: 唐河中虞乡人,字致君。初为邠宁军别将。德宗幸奉天,以战守功累兼御史中丞,迁振武军节度使。守边十四年,治军整毅,边人不敢横。单于城中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成林,居人赖之。德宗贞元末请朝,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宪宗时历朔方、灵盐、河东节度使。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谥宣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7 【介绍】: 名或作法舜。唐时南诏国王。世隆子。僖宗乾符四年嗣立。好畋猎酣宴,委国事于其臣。是岁请和,许之。又迭请和亲。广明元年遣宗正卿李龟年充使。中和元年,上表款附。三年,乃以宗室女为安化长公主妻之。后为竖臣所杀。南诏谥宣武。
李弘冀 朝代:南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 【介绍】: 五代时南唐中主李璟长子。初封东平郡公,后徙南昌王。璟即位,约兄弟相传,出弘冀留守东都。又徙镇润州,封燕王。为人沉厚寡言。保大十四年,后周师陷广陵,吴越亦攻常州。璟以弘冀年少,不习军事,欲召还。弘冀乞效用以死报国,果大破吴越兵。中兴元年,复立为皇太子。参决国事。中主欲传位弘冀,以国为后周附庸,为后周所止。未几,病卒,谥曰宣武,改谥文献。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宏冀。南唐嗣主长子。初封东平郡公。徙王南昌。嗣主袭位。宏冀留守东都。徙镇润州。封燕王。以讨吴越功立为太子。显德六年薨。初谥宣武。改谥文献。
《漢語大詞典》:宣武
(1).威武。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七:“ 仲尼 曰:‘ 灵公 污, 晏子 事之以整齐; 庄公 壮, 晏子 事之以宣武; 景公 奢, 晏子 事之以恭俭。君子也。’” 吴则虞 集释引 刘师培 《校补》云:“‘宣’与‘桓’同……尔雅·释训:‘桓桓,威也。’广雅·释训:‘桓桓,武也。’”
(2).城门名。 北京 旧城有九门,其南之西门, 元 称 顺承 , 明 正统 四年改为 宣武 ,俗又称 顺治门 。参阅《清一统志·京师一》
《漢語大詞典》:景陵
(1).陵墓名。 北魏 宣武帝 墓,又名 宣武陵 ,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北 北邙山 。
(2).陵墓名。 唐宪宗 墓,在今 陕西省 乾县 。
(3).陵墓名。 金睿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房山县 西北 大房山 。
(4).陵墓名。 明宣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东北 天寿山 。
(5).陵墓名。 清圣祖 墓,在今 河北省 遵化县 西北 昌瑞山 。
《漢語大詞典》:瑶光寺
北魏 世宗 ( 宣武帝 )在 洛阳 所建的尼寺。房舍五百余间,妃嫔贵媛,多出家于此。 永安 三年(公元530年), 秀容 部落首领 尒朱兆 攻入 洛阳 ,纵兵大掠,时有骑兵数十入寺淫秽。此后颇有讥讪,语曰:“ 洛阳 男儿急作髻, 瑶光寺 尼夺作婿。”参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國語辭典》:法源寺  拼音:fǎ yuán sì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回来后,建立了悯忠寺来供吊战死将士的亡魂。法源寺即当时悯忠寺的后身,位在北京宣武门外。寺中文物极多,尤以丁香著名。
《国语辞典》:菩提流支  拼音:pú tí liú zhī
北天竺的高僧。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来洛阳,居大宁寺。与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共译世亲的《十地经论》,被尊为地论师相州北派之祖。此外尚译有《佛名经》、《入楞伽经》、《宝性论》等凡三十馀部。
《国语辞典》:伊阙佛龛(伊阙佛龛)  拼音:yī què fó kān
北魏宣武帝造佛龛于伊阙山,唐贞观间重修,岑文本撰碑,褚遂良书写,颇为书法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