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寄寓  拼音:jì yù
1.暂时寓居。《旧五代史。卷二五。唐书。武皇本纪上》:「臣今身无官爵,名是罪人,不敢归陛下藩方,且欲于河中寄寓,进退行止,伏候圣裁。」《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妾本长安人,父母贫,携妾寄寓平凉,手艺营生。」也作「寄居」。
2.旅馆。《国语。周语中》:「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民将筑台于夏氏。」
3.于文艺作品中寄情托兴。清。侯方域〈宋牧仲诗序〉:「读宋子古竹圃诗,乃知欧公之序圣俞,特有所寄寓感慨。」
《國語辭典》:饭后钟(飯後鐘)  拼音:fàn hòu zhōng
唐代王播贵显后,回忆微贱时寄食僧寺,为诸僧所厌弃,闻钟而往,常已过吃饭时的故事。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
《漢語大詞典》:同羁
见“ 同羈 ”。
《高级汉语词典》:羁滞
因事牵挂而停留
《漢語大詞典》:番客
(1).指客居中国的外族人或外国人。 明 宋濂 《题梁元帝画〈职贡图〉》:“梁书称其任 荆 日画番客入朝图,《名画记》遂因其説亦云画《职贡图》。”
(2).指客居 南洋 的 中国 人。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岂不念家山,无奈乡人薄。一闻番客归,探囊直启钥。” 钱仲联 笺注:“《嘉应州志》:‘俗谓往 南洋 者曰番客。’”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六章:“ 吴七 更加怀疑了:哪儿来的这么一个老番客呀?”
《漢語大詞典》:游旅(遊旅)
犹旅人。指客居或旅行在外的人。逸周书·大匡:“於是告四方游旅,旁生忻通,津济道宿,所至如归。”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暮角凄游旅,清歌惨泬寥。”
《漢語大詞典》:羁贫(羈貧)
(1).客居贫困。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 餘杭 邑客多羈贫,其间甚者 萧 与 殷 。” 清 黄遵宪 《别张简唐并示陈宰尚》诗:“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羈贫却恼公。”
(2).指羁旅贫困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储饮食,止医药,施诸羈贫,周给不殆。”
《漢語大詞典》:离室(離室)
客居之室。 唐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四:“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 唐 方干 《清明日送邓芮还乡》诗:“鐘鼓喧离室,车徒促夜装。”
分類:客居
《漢語大詞典》:羁独(羈獨)
亦作“羇独”。 客居独处。 唐 元季川 《古远行》:“悠悠远行者,羇独当时思。” 宋 黄庭坚 《次韵秋郊远望》:“无怀世不知,有酒客可速。谁能缚诗书,闭门抱羈独。”
分類:客居独处
《漢語大詞典》:羁苦(羈苦)
客居困顿。 宋 苏舜钦 《过苏州》诗:“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羇苦俗人轻。” 宋 苏舜钦 《送外弟王靖叙》:“古之达者,皆发於羈苦饿寒,盖必极困而后起。”
分類:客居困顿
《國語辭典》:静夜思(靜夜思)  拼音:jìng yè sī
诗名。唐李白所作。五言绝句。全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漢語大詞典》:贫客(貧客)
穷人;穷而客居者。 唐 白居易 《赠侯三郎中》诗:“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 明 袁中道 《彭山人洞庭遇盗赋此谑之》:“ 郢国 有贫客,遭时苦不利。”
分類:穷人客居
《漢語大詞典》:侨处(僑處)
在外乡客居。旧唐书·杨绾传:“然自典午覆败,中原版荡,戎狄乱 华 ,衣冠迁徙,南北分裂,人多侨处。”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初,大父 信安郡王 ,父特进,浮寄侨处,篋无留藏,窖无积陈。”
分類:外乡客居
《漢語大詞典》:侨客(僑客)
客居他乡的人。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正 ﹞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七:“视彼浮游,方之侨客;眷此黄庐,譬之毙宅。” 唐 李嘉祐 《送窦拾遗赴朝因寄中书十七弟》诗:“老为侨客偏相恋,素是诗家倍益亲。”
分類:客居他乡
《漢語大詞典》:寓籍
谓寄籍客居。 宋 曾巩 《上齐工部书》:“有同进 章适 来言曰:‘进也。执事礼以俟士,明以伸法令之疑。 适 也寓籍於此,既往而受赐矣。’” 清 昭梿 啸亭续录·黄雅林:“ 崇德 癸未,大兵破 青州 ,太守殉节,其子孙遂流落,寓籍陪京云。”
分類: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