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成招  拼音:chéng zhāo
侦讯罪犯,完成招供画押的程序。如:「屈打成招」。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打的我无缝可能逃,有口屈成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如此奸人!累甚么纸笔!况且口不成语,凶器未获,难以成招,选大样板子一顿打死罢。」
《漢語大詞典》:讯囚(訊囚)
审讯囚犯。尉缭子·将理:“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情,虽国士有不胜其酷而自诬矣。”魏书·刑罚志:“其捶用荆,平其节,讯囚者其本大三分,杖背者二分,挞脛者一分,拷悉依令。”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异闻·囚徒妖术》:“一日讯囚,严加夹击,终不肯承,视之若无苦者。”
《漢語大詞典》:制院
皇帝特命囚禁审讯犯人的处所。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猪精》:“明年冬,寺中作制院鞫 岳飞 。”
《國語辭典》:目听(目聽)  拼音:mù tīng
1.看人的笑貌容态,就能知道他所想要说的话。《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2.古时听讼之法。《周礼。官秋。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國語辭典》:审理(審理)  拼音:shěn lǐ
审查处理。《金史。卷一一。章宗本纪三》:「求直言,避正殿,减膳,审理冤狱,命奏事于泰和殿。」《福惠全书。卷二。莅任部。堂规式》:「堂上公事,及审理词讼,如有尊客赐顾,听事吏须婉词回覆。」
《漢語大詞典》:追对(追對)
审讯对质。宋史·刑法志三:“官吏旁午於道,逮繫者困於追对。”《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吏入,少顷復出,曰:‘得旨追对。’即见吏士数人,腾空而去。”
分類:审讯对质
《漢語大詞典》:案论(案論)
审讯治罪。东观汉记·刘兴传:“ 兴 迁 弘农 太守,县吏 张申 有伏罪, 兴 收 申 案论,郡中震慄。”后汉书·第五伦传:“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诈怖愚民,皆案论之。”
分類:审讯治罪
《国语辞典》:听审(听审)  拼音:tīng shěn
聆听审讯裁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分付道:『十日内听审。』」《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挂牌,第三日午堂听审。」
《漢語大詞典》:鞫实(鞫實)
审讯核实。新唐书·李朝隐传:“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元年:“敕御史臺鞫实以闻。” 胡三省 注:“鞫实,穷治其实也。” 清 景星杓 山斋客谭·孙旭:“臬使某,侦知其诈,擒 旭 并盗鞫实,因拟以大辟。”
分類:审讯核实
《漢語大詞典》:鞫谳(鞫讞)
审讯议断(狱案)。宋史·职官志五:“﹝大理寺﹞ 元丰 官制行,置卿一人……卿掌折狱、详刑、鞫讞之事。” 清 沈德潜 《百一诗》之一:“鞫讞恣挞辱,需索空鸡豚。”
分類:审讯狱案
《漢語大詞典》:讯谳(訊讞)
审讯定罪。明史·舒化传:“十四年应詔陈言。请信詔令,清狱讼,速讯讞,严检验,禁寃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
《漢語大詞典》:考讯(考訊)
(1).考查;询问。国语·晋语六:“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 韦昭 注:“讯,问也;阜,众也;靖,安也。言内直谋相亲爱,乃考问百姓,知其虚实,然后出军用师,则怨恶自安息。”
(2).刑拷审讯。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豫州 刺史 梁相 举奏 畅 不道,考讯,辞不服。”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序:“考讯吏兵,以檟楚之辞连之。” 张铣 注:“讯,问也……言考问军吏兵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男赤心为国,奋不顾身,冒昧陈言,致皇上震怒,拏送镇抚司考讯。”
《漢語大詞典》:临讯(臨訊)
谓亲临审讯。梁书·武帝纪中:“深惧怀寃就鞫,匪惟一方。可申敕诸州,月一临讯,博询择善,务在确实。”
分類:亲临审讯
《漢語大詞典》:讯决(訊決)
审讯判决。 明 赵南星 《明光禄寺少卿冯元靖墓志铭》:“与民约:有侵寃者得非时入告,令与所告俱至,即讯决之。”
分類:审讯判决
《漢語大詞典》:穷鞫(窮鞫)
彻底审讯或追究。北史·崔昂传:“帝盛怒,付 昂 穷鞫。”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吾冥思之,穷鞫之,殆有两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