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审核(審核)  拼音:shěn hé
审查考核。《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书不云乎?『惟刑之恤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也作「审覈」。
《国语辞典》:审核红皮书(审核红皮书)  拼音:shěn hé hóng pí shū
监察院审计部所提出的中央政府总决算的审核报告。
《國語辭典》:过目(過目)  拼音:guò mù
阅读,看一遍。《文明小史》第一回:「说著便把这本卷子送了过来说:『请太尊过目,再定去取罢!』」
《漢語大詞典》:覆勘
审核。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御史与边功:“至於御史,虽有监军记功之责,例主纠弹,不主荐举,又主叙功后覆勘,不主报捷时叙功。此定规也。”
分類:审核
《漢語大詞典》:隐实(隱實)
审核;核实。晋书·宣帝纪:“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 魏 朝欲加隐实。”晋书·庾冰传:“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餘人,以充军实。”
分類:审核核实
《國語辭典》:简核(簡核)  拼音:jiǎn hé
审察核实。《书经。吕刑》「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句下汉。孔安国。传:「五辞简核,信有罪验,则正之于五刑。」
《漢語大詞典》:简勘(簡勘)
检查;审核。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出:“以此阴司所定功罪,俱送来我这里简勘,大凡有片念灵通,就许他同归佛会。”
分類:检查审核
《漢語大詞典》:阅审(閲審)
审核。 宋 曾巩 《相制三》:“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分類:审核
《國語辭典》:察核  拼音:chá hé
详查验定。《明史。卷三○四。宦官传一。曹吉祥传》:「命吏部尚书王翱察核年三十五以上者留,不及者调用。」也作「察夺」。
《漢語大詞典》:铨校(銓校)
审核;审查。魏书·叔孙建传:“羣官上事,先由 俊 銓校,然后奏闻。”
分類:审核审查
《漢語大詞典》:勘会(勘會)
审核议定。 唐 陆贽 《贞元改元大赦制》:“京畿及近县所欠百姓和糴价直,委度支即勘会支给。”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尚书省文字下六司诸路,例皆言‘勘会’。 曾鲁公 为相,始改作‘勘当’,以其父名 会 ,避之也。”按“勘会”一词 唐 已用之, 叶 说不确。《元典章新集·刑部·隐藏人口》:“诸人诱畧良人等罪,经原免,其被卖之人虽未勘会完备,合依发付给亲。”参见“ 勘当 ”。
《漢語大詞典》:勘当(勘當)
(1).审问核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 崔宣 反状分明,汝( 张行芨 )宽纵之,我令 俊臣 勘当,汝无自悔。”新唐书·儒学传中·徐坚:“比犯大逆,詔使者勘当,得实輒决。”
(2).审核议定。 宋 苏辙 《论边防军政断案宜令三省枢密院同进呈札子》:“元係枢密院指挥取勘及保甲司乞特断公案,令大理寺定断,刑部勘当申院。”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吏文可笑:“予白丞相别令勘当,乃得改命。”
《漢語大詞典》:详酌(詳酌)
审核采择。 宋 王安石 《言尊号札子》:“伏维圣心,更赐详酌。”《宋史·吕端传》:“自今中书事必经 吕端 详酌,乃得闻奏。”《元典章·兵部三·站户馀粮当差》:“若蒙详酌以站户餘粮当差者,亦宜定与石数则例。”
分類:审核采择
《漢語大詞典》:奏名
科举考试,礼部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册送呈皇帝审核,称“奏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嘉祐 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 王俊民 为状元。”
《漢語大詞典》:甄收
审核录用。《通典·职官二二》:“其有不被举论,但全旧名,任参常调,自当修进,更俟甄收,暂罢岁时,何负此辈。”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宋 苏轼 《谢量移汝州表》:“岂谓草芥之贱微,尚烦朝廷之纪録,开其恫悔,许以甄收。”
分類:审核录用
《國語辭典》:考覈  拼音:kǎo hé
考查审核。《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考覈其事,则奸慝踪绪,必可立得。」《晋书。卷四四。郑袤传》:「考覈旧文,删省浮秽。」也作「考核」。
《國語辭典》:考核  拼音:kǎo hé
考查审核。《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卫臻传》:「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先生,你这话又欠考核了。古人所谓五荤者,葱、韭、蒝荽之类,怎么不戒?」也作「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