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念佛三昧宝王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唐终南山飞锡撰,开二十门而劝赞念佛。
命宝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人之寿命譬重宝也。义释六帖十九曰:「般若论云:一切法中命宝第一。」
法王宝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王之宝位也。谓密教之大阿阇梨位。宋僧传(一行传)曰:「登前佛坛受法王宝。」
法宝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宝之一。诸佛所说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财宝,故云法宝。维摩经佛国品曰:「集众法宝,如海导师。」增一阿含经一曰:「三阿僧祇集法宝。」【又】僧家所用衣钵,锡杖等也。僧法海有六祖法宝记一卷。见唐书。
【俗语佛源】
是佛、法、僧三宝之一。「法」指引导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的佛法、教法。佛法无垢清净、希有难得、不可思议,故称为法宝。《曾一阿含经》说佛「三阿僧祗集法宝」,即佛经过三个大劫才證知此「法」。释迦牟尼成道后,经大梵天王劝请,才前往鹿野苑为五位苦行侍者说「苦、集、灭、道」,三转法轮,这就是最初的「法宝」。佛为人乘说「五戒」,为天乘说「十善」,为声闻乘说「四谛」,为独觉乘说「十二因缘」,为菩萨乘说「六度」。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便说「八万四千法门」,正如《维摩诘经·佛国品》所说,佛「集众法宝,如海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佛的教法都保存在经过数次集结的经、律、论「三藏」中。因此,佛经也称法宝。如唐·张说《龙兴寺碑》:「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谓佛教的三藏卷轶浩繁,犹如蕴藏无数财富的宝山。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语录被称为《法宝坛经》,也是此意。此外,僧人的用物如衣钵、锡杖之类,亦称法宝。俗语中,法宝一词运用广泛。在神话小说中,称降妖伏魔的宝物为法宝。如清·李渔《蜃中楼·试术》:「蒙玉皇授我三件法宝,一来成就好事,二来降服火龙。」亦指珍宝,宝贝。如清·曹寅《题铜宫秋色图》:「《富春山图》、《待渡图》、《洛神女》、《孝经图》,皆前代法宝。」今多比喻有特殊效果的方法、经验。如茅盾《色盲》三:「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毛泽东《
【三藏法数】
法即轨持之义。谓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是名法宝。
【三藏法数】
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也。)
【三藏法数】
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别相也。(教即经教,理即性理,行即行业,果即果位也。)
法宝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宝含摄无量之法财,故曰法宝藏。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供养诸如来,护持法宝藏。」
法宝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之略名。
法宝藏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之略名。
阿罗波宝多夜叉
【佛学大辞典】
(异类)Alpapota yaks!as,鬼名。译曰不称鬼。见孔雀王咒经上。
南方宝生部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曼陀罗五方中,南方之月轮,其中尊为宝生如来,司一切众生之财宝福德,故云宝生部。
【三藏法数】
宝生部者,谓如来得三界法王位,入金刚宝三摩地,悯念众生,而行慧施,心无吝惜,三轮清净,以平等性智,说诸陀罗尼,令诸众生所求一切伏藏,皆得现前,而證得河沙功德,是为宝生部。故南方以宝生如来为教主也。(三轮清净者,谓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及受施之人,皆无取著也。)
南无三宝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为惊怖时请救于三宝所发之词,后于事出不意时亦发之。三宝者,佛法僧也。
持海轮宝
【佛学大辞典】
(物名)摩尼珠之名。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之王而庄严之。」
珍宝
【佛学大辞典】
(物名)金银珠玉之类。法华经信解品曰:「无量珍宝不求自得。」同化城喻品曰:「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大集经十六曰:「妻子珍宝及王位,临命终时无随者。」
冥宝
【佛学大辞典】
(杂语)清异录曰:「周世宗发引之日,金银钱宝皆寓以形。雕印字文,黄曰泉台上宝,白曰冥游亚宝。」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佛为说咒与之。
秘藏宝钥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日本空海撰。释真言宗所立之十住心。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之要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