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3,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定远
定论
定制
初定
素定
定交
定数
平定
自定
前定
大定
文定
分定
论定
定相
《漢語大詞典》:定远(定遠)
东汉 班超 立功西域,封 定远侯 。后人称为 班定远 。 定远 为其省称。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三:“不言 班定远 ,应为万里侯。” 唐 杜审言 《送和西蕃使》诗:“寧独锡和戎,更当封 定远 。” 宋 司马光 《塞上》诗之一:“未得 西羌 灭,终为 大汉 羞。慙非 班定远 ,弃笔取封侯。” 清 李渔 《风筝误·蛮徵》:“请缨繫虏,昔年曾有 终军 ;投笔封侯,今日詎无 定远 !”详“ 定远侯 ”。
《漢語大詞典》:定远侯(定遠侯)
东汉 班超 的封号。 班超 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 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閒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 定远侯 。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 ,史臣书之得已不?”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 唐 王维 《送平淡然判官》诗:“不识 阳关 路,新从 定远侯 。” 唐 罗隐 《送秦州从事》诗:“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 定远侯 。”
《國語辭典》:定论(定論)  拼音:dìng lùn
确切不变的论断。《荀子。王制》:「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谓定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这个朝野自有定论,老先生也不必过谦了。」
《漢語大詞典》:定制
(1).拟定制度或法式。鹖冠子·道瑞:“圣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汉书·贾谊传:“割地定制,令 齐 、 赵 、 楚 各为若干国。”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图正殿之逌居,规崇山而定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蔬食》:“竹法慎初,不可草草定制。”
(2).确定的制度、规则。《后汉书·应劭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百王之定制,有法之成科。”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诸王宫教授入谢祖宗时,偶因便殿不御袍带见之,至今教授入谢,必俟上入内解袍带,復出见之。有司皆以为定制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从此盐铁官营成为定制。”
《漢語大詞典》:初定
(1).谓国家方始平定。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2).佛教谓入定之初。 唐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漢語大詞典》:素定
犹宿定。预先确定。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后汉书·吕布传:“ 布 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谓 陈珪 曰:‘今致 术 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 珪 曰:‘ 暹 奉 与 术 ,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 宋 苏辙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此心素定谁能劝,秪有丁寧詔莫违。”
分類:预先确定
《國語辭典》:定交  拼音:dìng jiāo
1.结交,结为朋友。《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交。」唐。白居易〈感旧〉诗:「平交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
2.停歇、罢休。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你道是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三朝,恰定交,不争咱一日错便是一世错。」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俺气氲氲喟然声不定交,助疏刺动羁怀风乱扫。」
《國語辭典》:定数(定數)  拼音:dìng shù
1.运命为天所定,不能改易。《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将荣悴有定数,天命有至极。」《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
2.制定一遵循标准。《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
3.一定的数目。如:「在军队中,行伍有一定数,不可太多太少,才符合标准编制。」
《國語辭典》:平定  拼音:píng dìng
1.平稳安定。如:「他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定下来。」
2.平息动乱。《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帝乃依阵布军,遂杀死炎帝,活捉蚩尤,万国平定。」《三国演义》第八○回:「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
3.辨治决定。《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
4.县名。参见「平定县」条。
《漢語大詞典》:自定
(1).犹自安。老子:“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託其身,不力行以自定。”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权 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 宋 陈亮 《中兴论》:“不出数月,纪纲自定。”
(2).自行决断。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如 孔子 神而空见 始皇 、 仲舒 ,则自为 殷 后子氏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 宋 王安石 《上人书》:“其为是非邪?未能自定也。”
《漢語大詞典》:前定
(1).预先确定;事前有所准备。《穀梁传·桓公十四年》:“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杨士勋 疏:“此云前定之盟不日则成。”《礼记·中庸》:“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宋 张载 《正蒙·有德》:“行前定而不疚,光明也。” 王夫之 注:“前定者,非执一而固必之;正大经以应天下,昭然使人喻之。”
(2).宿命论说法,谓凡事均为命中注定。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益知科名无非前定。”《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奉劝世人看取:数皆前定如此,不必多生妄想。”红楼梦第一二○回:“ 袭人 看了,方知这姓 蒋 的原来就是 蒋玉函 ,始信姻缘前定。”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还记得东三省沦亡, 上海 打仗的时候,在只闻炮声,不愁炮弹的马路上,处处卖着《推背图》,这可见人们早想归失败之故于前定了。”
《国语辞典》:大定  拼音:dà dìng
1.平定、安定。《书经。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2.古代娶亲的一种风俗。指正式订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或下小定、大定、或相媳妇与不相。」
3.金世宗的年号(西元1161~1189)。
《國語辭典》:文定  拼音:wén dìng
古指纳币定婚。语出《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也称为「订婚」、「过定」。
《國語辭典》:分定  拼音:fèn dìng
人生命分有定,富贵不能强求。《水浒传》第六○回:「哥哥且省烦恼,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伤。」也作「定分」。
《國語辭典》:分定  拼音:fēn dìng
人生命分有定,不能强求。《红楼梦》第三六回:「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國語辭典》:论定(論定)  拼音:lùn dìng
衡量人、物、事而给予评断。如:「盖棺论定」。
《国语辞典》:定相  拼音:dìng xiàng
定向,固定目标。《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转来转去无定相,恼得心火气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