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邮政储金(邮政储金)  拼音:yóu zhèng chú jīn
邮局所经办的储蓄。可分为存簿、划拨、支票、定期等储金。
《国语辞典》:保固期  拼音:bǎo gù qí
在一定期间内对产品售出后的瑕疵负维修或赔偿责任的期限。
《国语辞典》:歌友会(歌友会)  拼音:gē yǒu huì
唱片公司替旗下歌手的歌迷所举办的不定期联谊活动。如:「歌友会是歌迷与偶像歌手近距离接触的最好机会。」
《国语辞典》:催告书(催告书)  拼音:cuī gào shū
法律上指相关单位催告当事人于一定期间内履行一定的法律行为,以免权利义务关系久悬不决的书面文件。
《国语辞典》:标会(标会)  拼音:biāo huì
由会员共同组成的储蓄会,定期集会,缴纳会款,每次轮由付出最高利息的人取得该期储金。可分内标与外标两种方式。
《国语辞典》:保费(保费)  拼音:bǎo fèi
要保人定期支付给保险公司的费用。如:「保险公司所给的保费收据,可作为申报所得税扣除的證明。」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要钱要命》:「欲保险者,与公司立约,交纳相当之保费,由公司书立保险书,遇险时,则由公司赔偿其损害。」
《国语辞典》:追诉权(追诉权)  拼音:zhuī sù quán
指检察机关对犯罪事实之有无,于法定期间内依法代表国家追诉犯罪之权利。在非告诉乃论之罪,不论是否有人提起告发,检察官知有犯罪嫌疑者,应即开始侦查;在告诉乃论之罪,须由被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于知悉犯人之时起六个月内提出告诉,检察官才能启动侦查程序。
《国语辞典》:定期保险(定期保险)  拼音:dìng qí bǎo xiǎn
有一定期限的保险。年限由保险公司和受保人共同决定,保险期间,受保人须缴交保费,而保险公司也给予预定的保险及优惠。
《国语辞典》:母姊会(母姊会)  拼音:mǔ zǐ huì
学校与家庭定期举行的联系会议。由各班导师主持,学童的母姊、家长参与商讨学童教育问题。
《国语辞典》:离婚率(离婚率)  拼音:lí hūn lǜ
某年或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离婚人数与同一期间的总人口的比例。
《国语辞典》:流当品(流当品)  拼音:liú dàng pǐn
在一定期限内,物主未以原售价加计利息买回典当物时,当铺可将它处理卖出,称此物为「流当品」。
《国语辞典》:吞吐量  拼音:tūn tǔ liàng
在一定期间内,由海运进出港口,且在港内装卸货物的总数量。通常以吨为单位。如:「港务局已在填海造土,不断兴建码头,扩充货匮吞吐量」
《國語辭典》:赶集(趕集)  拼音:gǎn jí
在偏远地区,买卖货物有一定地点、日期,到时商贩、居民都赶往交易,称为「赶集」。《老残游记》第一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也称为「赶墟」、「趁墟」。
《漢語大詞典》:甘限文书(甘限文書)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水浒传》第四九回:“弟兄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京剧《猎虎记》第一场:“知府大人不容分说,勒令我二人当堂立下甘限文书!”
《國語辭典》:放告牌  拼音:fàng gào pái
官府开堂受理案件的公告牌。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今日升厅坐早衙,张千,喝撺箱,抬放告牌出去。」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三二出:「拿放告牌出去,有告状的著他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