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复权(复权)  拼音:fù quán
1.泛指恢复丧失的权利。
2.法律上指受褫夺公权者,经一定期限,或遇恩赦,而回复其公权,称为「复权」。
《漢語大詞典》:词社(詞社)
词人为填词而定期集聚的社团。 清 孙枝蔚 《与客二十馀人夜发三原赴张果老崖》诗:“何地容词社,太息邦国怀。”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自乙酉、丙戌之年,余举词社于 吴 ,即专以连句和 姜 词为程课。”
《國語辭典》:头家(頭家)  拼音:tóu jiā
1.聚赌抽头的人。《红楼梦》第一二回:「这也不妨,写一个赌钱输了外人帐目,借头家银若干两便罢。」
2.发牌时第一顺位者。
3.闽南方言。称老闆、店主为「头家」。如:「我们头家是出了名的大好人。」
4.闽南方言。闽南妇人称丈夫为「头家」。
《漢語大詞典》:每限
犹每期。限,规定期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至于总书,攒造限单,及查算每限完欠,皆其经手。”
《漢語大詞典》:谪限(謫限)
古代迷信认为神仙因罪谪降人间有一定期限,谓之“謫限”。期限一满;即可重返仙界。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明节刘后》:“謫限已尽,不得少留,寃痛之情,言不能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妾与夫人,俱隶仙籍,偶以罪过謫人间。夫人已復旧位,妾謫限未满。” 清 陈文述 《题〈疏香阁遗集〉后》:“綺语也知关謫限,兰因无那种愁恨。”参见“ 謫降 ”。
《國語辭典》:谪降(謫降)  拼音:zhé jiàng
1.官吏因罪降职。宋。王巩〈甲申杂记〉:「将引用岭南谪降人,元祐人同力为之。」
2.仙人堕落人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仙官谪降,便是古德转生。」
《國語辭典》:复利(複利)  拼音:fù lì
到期不提取利息,而将利息与本金相加,作为下一期本金,再生利息。如此计算的利息,称为「复利」。也称为「累利」、「繁利息」。
《漢語大詞典》:期刻
犹克期。约定期限。 唐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诗:“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羣雄待遍锄。”
《国语辞典》:定存  拼音:dìng cún
存户在存入款项时,预定提取期限,金融机构对存户签发定期存单,到期可凭单领取存款的一种存款方式。如:「一般来说,定存的利率比活期存款来得高。」也称为「定期存款」。
《漢語大詞典》:追诉(追訴)
(1).追述,追说。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五章:“ 许茂 老汉扼要地向人们追诉了他今天的遭遇。”
(2).对过去的犯罪行为,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叫追诉。超过法定期限的,不再追诉。但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则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漢語大詞典》:四试(四試)
(1).古代诸侯、州伯定期考核官吏的制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考功名:“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视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试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絀陟,命之曰计。”
(2).指科举中的四级考试。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转运 田特秀 ,字 彦实 , 易县 人。 大定 十九年进士……二十五岁,乡、府、省、御四试皆中第五。”
《漢語大詞典》:期尅
犹克期。严格规定期限。 唐 袁皓 《寄岳阳严使君》诗:“万恨只凭期尅手,寸心唯繫别离肠。” 唐 曹唐 《和周侍御买剑》:“见説夜深星斗畔,等閒期尅 月支 头。”
《國語辭典》:催请(催請)  拼音:cuī qǐng
宾客至约定时间未到,主人再次催促被邀请的客人驾临。如:「宴会即将开始,你赶紧打电话给未到的贵宾,一一催请。」
《国语辞典》:周会(周会)  拼音:zhōu huì
机关、学校、团体每星期一次的定期集会。
《國語辭典》:月刊  拼音:yuè kān
每月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
《漢語大詞典》:常郊
定期郊祀。《南齐书·礼志上》:“辛既是常郊之日,郊又在明堂之前,无容不郊而堂,则理应郊堂。”
分類:定期郊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