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禁猎
为保护野生动物采取的措施,规定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对特定动物禁止猎取。例如:禁猎期。
《漢語大詞典》:土地规划
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國語辭典》:死亡率  拼音:sǐ wáng lǜ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的死亡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国语辞典》:生态结构(生态结构)  拼音:shēng tài jié gòu
一特定地区的人口,在空间上和维生上所发生各种关系的体系。
《国语辞典》:人口过剩(人口过剩)  拼音:rén kǒu guò shèng
指在一定地域内,人口数量增加造成的资源消耗超过环境承载力。人口过剩的冲击可能包括生活品质下降、各种资源枯竭、能源与生态危机。
《国语辞典》:人口结构(人口结构)  拼音:rén kǒu jié gòu
一定地域内人口的组成方式,包括年龄、性别、族群、国籍、语言、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也称为「人口组合」。
《国语辞典》:假日花市  拼音:jià rì huā shì
假日中于特定地点,由贩卖园艺、花卉摊位所形成的市集。
《国语辞典》: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  拼音:ní bù chǔ tiáo yuē
清康熙二十八年(西元1689),中国与俄国所定划定地界之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及额尔古纳河为国界,雅克萨城归中国所有,尼布楚城及其以西之地归俄国所有。并立汉、满、蒙、俄、拉丁五种文字的界碑。
《国语辞典》:工业殖民地(工业殖民地)  拼音:gōng yè zhí mín dì
为救济失业贫乏,将失业者移居于某一指定地方,使其从事某种劳动。
《国语辞典》:丁字裤(丁字裤)  拼音:dīng zì kù
形状如丁字的裤子。为特定地区或特定习俗的穿著。如台湾兰屿人民或日本相扑人士等。
《漢語大詞典》:自然条件评价
对一个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述,为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提供依据。内容有:(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现状和潜力;(2)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及相互结合的状况;(3)自然条件对各生产部门的有利及不利因素;(4)提出区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步骤。
《国语辞典》:核四  拼音:hé sì
台湾第四核能发电厂。预定地在新北市贡寮区。
《国语辞典》:再犯率  拼音:zài fàn lǜ
在某特定地区与期限内,再犯罪人数与全体犯罪总人数的比率,可用以评估犯罪矫治机构的效率。
《国语辞典》:总代理(总代理)  拼音:zǒng dài lǐ
与厂商签约,负责处理其产品于特定地区所有行销事宜的代理商。如:「和泰汽车是日本丰田汽车的台湾总代理。」
《国语辞典》:安享天年  拼音:ān xiǎng tiān nián
安定地享受晚年时光。如:「辛苦了大半辈子,他希望将来能找一处交通便捷、环境清幽的地方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