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1,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官舟
官庄
歌姬
公宴
榷茶
法酒
官场
劄付
吏文
官盐
官税
国贼
饩廪
差发
书房
《漢語大詞典》:官舟
官府的船。 宋 王安石 《上欧阳永叔书》:“亲老口众,寄食于官舟而不得躬养,于今已数月矣。”宋史·苏轼传:“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弊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
分類:官府
《國語辭典》:官庄(官莊)  拼音:guān zhuāng
公家的庄地。如:「此地划为官庄,私人不得任意占用。」
《國語辭典》:歌姬  拼音:gē jī
歌女。《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也作「歌伎」、「歌妓」。
《漢語大詞典》:公宴(公讌)
亦作“ 公筵 ”。 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会。文选·王粲〈公讌〉诗 张铣 解题:“此侍 曹操 讌,时 操 未为天子,故云公讌。”南史·王筠传:“ 筠 又能用强韵,每公讌并作,辞必妍靡。”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王人授馆,用阻班荆;常在公筵,敬析名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与友人论五言古诗书》:“故其(三 曹 )公讌、述怀、赠答之诗,亦遂以五言为之。”
(1).公讌。南史·王藻传:“ 藻 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叙过寒温,送过敕印,把大小军政一一交盘明白,才吃公宴。”
(2).公众宴请。 巴金 《雪》第二章:“中午局里全体职员公宴了 冯局长 。”
《國語辭典》:榷茶  拼音:què chá
自唐朝以后,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专卖措施。见《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
《國語辭典》:法酒  拼音:fǎ jiǔ
1.朝廷正式的宴会。《汉书。卷四十三。叔孙通传》:「至礼毕,尽伏,置法酒。」
2.合于成法所酿的酒。也称为「官酝」。
《國語辭典》:官场(官場)  拼音:guān cháng
1.政界。《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我晓得你们中国官场,你推我推,办不成一桩事。」
2.官府所设的市场。《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下八》:「贾物至者,先入官场,官以船运至京。」
《國語辭典》:劄付  拼音:zhá fù
官府下行的文书。《儒林外史》第四○回:「奉旨:『著往新任』,萧云仙领了劄付出京,走东路来南京。」也作「札付」。
《漢語大詞典》:吏文
指官府文牍。新唐书·裴延龄传:“ 永贞 初,度支建言:‘ 延龄 曩列别库分藏正物,无实益而有吏文之烦。’乃詔復以还左藏。”
分類:官府文牍
《國語辭典》:官盐(官鹽)  拼音:guān yán
由官府运销或已经缴纳盐税,经官府准许出售的盐。唐。杜甫〈盐井〉诗:「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漢語大詞典》:官税
官府所征收的租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贫虚,或先取粟麦价,及至收穫,悉以还债,又充官税,颗粒不残。”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而 朝鲜 咸镜道 等处,淘金者计七万餘人,除纳官税外,每岁出口之金,尚值银二三百万两。”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二章:“我十二岁那年,妈和弟弟饿死了,爹叫官税和财主们的阎王债逼得没法过了,就带着我出外逃活命。”
《國語辭典》:国贼(國賊)  拼音:guó zéi
危害或出卖国家的奸人。《后汉书。卷五一。桥玄传》:「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三国演义》第六九回:「二人感愤流泪,怨气冲天,誓杀国贼。」
《國語辭典》:饩廪(餼廩)  拼音:xì lǐn
米粟之类的粮食。《管子。问》:「问死事之寡,其饩廪何如?」《资治通鉴。卷一四五。梁纪二。武帝天监四年》:「于是以贺玚及平原山宾、吴兴沈峻、建平严植之补博士,各主一馆,馆有数百生,给其饩廪。」也称为「廪饩」、「既廪」。
《國語辭典》:差发(差發)  拼音:chāi fā
征调税赋。元。睢景臣〈哨遍。社长排蛮门套。尾〉:「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國語辭典》:书房(書房)  拼音:shū fáng
1.古代官府中收藏书画的场所。唐。元稹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诗:「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2.书斋。指家中读书写字的房间。《儒林外史》第四回:「一日,张静斋来候问,还有话说。范举人叫请在灵前一个小书房里坐下。」《红楼梦》第七八回:「王夫人命人送宝玉到书房中。」
3.家塾。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
4.书店。如:「这间书房专卖一些珍贵的绝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