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2,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吏员
治官
予告
传诏
文官
廉察
麾幢
策书
宪天
公参
守阙
朝客
散吏
资善
属城
《國語辭典》:吏员(吏員)  拼音:lì yuán
1.泛指大小官员。《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
2.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吏。《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北史。卷四○。列传。韩麒麟》:「乃表请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则华族蒙荣,良才获叙。」
《漢語大詞典》:治官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周礼·天官·序官:“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郑玄 注:“自大宰至旅下士转相副贰,皆王臣也。”书·周官:“﹝ 周王 ﹞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
(3).尽职。左传·成公十五年:“ 华元 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 晋 。”
《國語辭典》:予告  拼音:yǔ gào
汉律规定年俸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得以享有在官而准予休假的礼遇。《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故后代凡大臣因年老或疾病准予休假或辞官退休,皆称为「予告」。《花月痕》第三回:「原来漱玉家中有一座园亭,是太傅予告后颐养之地。」
《漢語大詞典》:传诏(傳詔)
(1).传达诏命。 唐 韩愈 《华山女》诗:“天门贵人传詔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宋 苏轼 《赠写御容妙善师》诗:“紫衣中使下传詔,跪奉冉冉闻天香。”
(2).传达诏命的官员。宋书·朱脩之传:“会 宋 使传詔至, 脩之 名位素显,传詔见即拜之。彼国人敬传詔,谓为‘天子边人’。”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 谢朏 ﹞曰:‘有何公事?’传詔曰:‘解璽綬授 齐王 。’” 胡三省 注:“传詔属中书舍人,出入宣传詔旨。”
《國語辭典》:文官  拼音:wén guān
受雇于政府机关,担任文职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军事人员及选举官员在内。
《漢語大詞典》:廉察
(1).考察,视察。廉,通“ 覝 ”。后汉书·第五种传:“ 永寿 中,以司徒掾清詔使 冀州 ,廉察灾害。”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姚 僕射 南仲 廉察 陕 郊。”宋史·选举志六:“二年,遣使廉察诸道长吏,得八人涖事公正、惠爱及民,皆降璽书奬諭。”明史·陈遇传:“奉命至 浙江 ,廉察民隐。”
(2). 唐 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廉,通“ 覝 ”。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卿来从 江 表,见彼中甿庶来否?廉察,郡守字人求瘼之道如何?”
(3).廉洁明察。宋史·选举志四:“请詔监司、郡守,条上剧邑,遴选清平廉察之人为之。”
《國語辭典》:麾幢  拼音:huī chuáng
仪仗。《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四折》:「却怎么闹骈阗车马嘶,拥麾幢道列旌旗。」
《國語辭典》:策书(策書)  拼音:cè shū
1.书籍、简册。《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褚少孙补曰》:「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汉书。卷一○○。叙传上》:「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
2.汉代皇帝任免官吏,书于竹简,称为「策书」。《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读策书毕,中常侍持皇太子玺绶东向授太子。」
《漢語大詞典》:宪天(憲天)
旧时上诉案件,希望上一级官员能平反冤情,因称之为“宪天”。
《漢語大詞典》:公参(公參)
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宋 赵升 朝野类要·职任:“小官赴任,诣长贰公参讫,衙前听候三日,方敢退归本职,今制遂禁庭拜。” 宋 李纲 《申督府密院相度措置虔州盗贼状》:“其招安出,首领虽已补授官资或与差遣,多是不离巢穴,不出公参,依旧安居乡土。”《元典章·吏部四·赴任》:“今后散府并州县赴任官员,照依旧例相去本管上司,百里之内前诣公参。”
《漢語大詞典》:守阙(守闕)
(1).守候于宫门。汉书·王莽传上:“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书者日千餘人。”《后汉书·质帝纪》:“或以喜怒驱逐长吏,恩阿所私,罚枉仇隙,至令守闕诉讼,前后不絶。” 晋 潘岳 《西征赋》:“感市閭之菆井,叹尸 韩 之旧处,丞属号而守闕,人百身以纳赎。”
(2).官员等候补缺。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闕通之,盖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元典章·吏部四·守阙》:“其新官守闕者,不以廉耻自拘,往往挈领家属,前去任所或境内居住。”
《漢語大詞典》:朝客
指朝中官员。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法善 居 玄真观 ,尝有朝客数十人诣之,解带淹留,满座思酒。” 前蜀 韦庄 《不寐》诗:“马嘶朝客过,知是禁门开。”
分類:中官官员
《漢語大詞典》:散吏
闲散的官吏。指有官阶而无职事的官员。后汉书·胡广传:“ 广 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 宋 范仲淹 《酬滕子京同年》诗:“ 谢 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躭海上游。”
《漢語大詞典》:资善(資善)
(1).书院名。 宋 时皇太子就学之所。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 大中祥符 八年, 仁宗 封 寿春郡王 ,以 张士逊 、 崔遵度 为友,讲学之所为 资善堂 。此 资善 之名所由始也。自后元良就学所皆曰‘资善’。”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 谓 等因请师傅十日一赴 资善堂 ,宾客以下,隻日互陪侍讲,从之。”
(2). 明 代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明史·职官志二:“东宫官属……又置 资德院 资德一人,资善二人。”
《漢語大詞典》:属城(屬城)
(1).下属的城邑。《文选·陆机〈吴趋行〉》:“属城咸有士, 吴 邑为最多。”北史·屈遵传:“属城长吏,率多逃窜, 遵 独归 道武 。”
(2).指下属的地方官员。后汉书·陈蕃传:“时 李膺 为 青州 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 蕃 独以清绩留。”
(3).指地方负责官员。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顾忝属城之任,实谐德宇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