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2,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腰带
校官
出临
进直
回授
节级
踏逐
监主
驻节
候馆
禁庭
迁秩
入直
迁转
清道
《國語辭典》:腰带(腰帶)  拼音:yāo dài
束在腰际的带子。如:「你这条腰带在哪儿买的?」也称为「腰䌽」。
《國語辭典》:校官  拼音:xiào guān
1.职官名。旧时掌管学校的官员。《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
2.陆海空军官制,在将官之下,尉官之上,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漢語大詞典》:校事
三国 时 魏 、 吴 所置掌侦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执政的耳目。 吴 也称校官。三国志·魏志·程晓传:“ 晓 嘉平 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 晓 上疏……於是遂罢校事官。”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夫校事,吏民之仇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校事:“ 魏 吴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 明 之厰卫。”
《漢語大詞典》:出临(出臨)
吊唁。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广意 言待詔 五莋宫 ,宫中讙言帝崩,诸将军共立太子为帝,年八九岁,葬时不出临。”南齐书·良政传·傅琰:“五年,卒。 琰 丧西还,有詔出临。”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旧指朝廷官员出任外职。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入管机密,朝政以治;出临 朔 岱 ,庶绩咸熙。” 宋 陆游 《贺谢提举启》:“迨法宫之决事,付便郡以优贤,曾未逾年,已闻报政,入膺三接之宠,出临千里之畿。” 辽 刘诜 《耶律宗允墓志铭》:“时王公将相出临外任者,皆詔赴天闕,预观縟仪。”
《漢語大詞典》:进直(進直)
谓官员入宫值班供职。梁书·文学传下·任孝恭:“初为奉朝请,进直 寿光省 ,为司文侍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宋史·赵不群传:“进直 宝文阁 ,移知 宣州 。” 宋 苏轼 《答彭舍人启》:“伏审显膺宸命,进直掖垣。”
《漢語大詞典》:回授(迴授)
转授(官职)。周书·泉企传:“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 上洛郡公 ,旧封听回授一子。”《北史·隋纪下·炀帝》:“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京丞相转官:“十二月敕局赏,当得两官,以一回授,一转光禄。”
亦作“廻授”。 古代官员把所得的封赠呈请改授他人。《隋书·达奚长儒传》:“餘勋廻授一子。”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自去年已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迴授。”旧唐书·李大亮传:“ 大亮 言於 太宗 曰:‘臣有今日之荣, 张弼 力也。所有官爵请迴授。’ 太宗 遂迁 弼 为中郎将。”
《國語辭典》:节级(節級)  拼音:jié jí
1.等级、阶级。《左传。文公十六年》唐。孔颖达。正义:「彼从国都而出,计远近节级而别为之名。」
2.职官名。古代军中的低级官员。《宋史。卷一九六。兵志十》:「军士选为节级,取两尝有功者,功等以先后,又等以重轻,又等以伤多者为上。」也称为「捷机」、「捷讥」。
《國語辭典》:踏逐  拼音:tà zhú
1.物色、访求。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顾觅人力》:「如府宅官员,豪富人家,欲买宠妾、歌童、舞女、厨娘、针线供过、粗细婢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但指挥便行踏逐下来。」
2.助产。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合用药材,催生物件,合本位踏逐老娘伴人,乳妇抱女,洗泽人等。」
《漢語大詞典》:监主(監主)
(1).谓监临主守的官员。《唐律·名例五·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仍以监主为首,凡人以常从论。” 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有外人发意,共左藏官司主典盗库绢五疋,虽是外人造意,仍以监主为首,处徒二年,外人依常盗从,合杖一百。”
(2).主管监狱的官员。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 唐 皇甫□ 《原化记·嘉兴绳技》:“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乃具以囚所能白於监主。”
《國語辭典》:驻节(駐節)  拼音:zhù jié
大官停留在外,或使节驻留于外。
《國語辭典》:候馆(候館)  拼音:hòu guǎn
1.供瞭望的小楼。《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2.供旅客临时居留、等候消息的馆舍。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漢語大詞典》:禁庭
亦作“ 禁廷 ”。
(1).犹宫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禁庭尊秘之处,今贱人竟入,而门卫不觉者,宫室将虚,下人踰上之妖也。”旧唐书·韦温传:“寻知制誥,召入翰林为学士,以父职禁廷,忧畏成病,遗诫不令居禁职,恳辞不拜。” 明 吴承恩 《元寿颂》:“ 石麓 李公 ,擢自翰苑,首居春卿,内直禁廷,光晋宫保,睿眷时篤,宸恩日深。”《三国演义》第三回:“ 植 素知 董卓 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
(2).指宫廷官员。《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私謁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 宫庭 ”。
《國語辭典》:宫庭(宮庭)  拼音:gōng tíng
宫殿庭院。《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差官起造宫庭,又置馆舍。」
《漢語大詞典》:迁秩(遷秩)
旧指官员晋级。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詔书迁秩,百姓举车,立庙生事,树碑颂德。”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六:“不逾年,凡四迁秩。”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封 兆文毅 为一等公, 富将军 德 为一等侯,餘迁秩有差。”
分類:官员晋级
《漢語大詞典》:入直
亦作“ 入值 ”。 谓官员入宫值班供职。后汉书·何进传:“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復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 唐 杜甫 《送顾八分适洪吉州》诗:“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老夫这几日宿卫,今日纔换了射声将军入直,老夫正要携壶相问,蚤辱光临,兼失迎候。”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值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大马扁》第九回:“过两日, 翁同龢 由军机处入值上书房,就亲自递了一本奏摺。”
《漢語大詞典》:迁转(遷轉)
(1).谓官员升级。 汉 王充 论衡·初禀:“仕者随秩迁转,迁转之人或至公卿。”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清 林则徐 《副将张保不宜驻守澎湖折》:“﹝ 张保 ﹞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届十年,而在营迁转之阶已躋二品,从来陞任之速未有过於此者。”
(2).指官员换防,调动任所。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加以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
(3).犹言迁流转移。 清 刘大櫆 《〈张荔亭诗集〉序》:“此盛则彼衰,彼兴则此覆,往往皆是,而造化之机缄,倐忽迁转,时共聚也,而贤智才能遂毕萃於一门之中。”
《國語辭典》:清道  拼音:qīng dào
1.清净无为的道理。《淮南子。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
2.旧时帝王或官员出行时,需清除道路,驱散行人,称为「清道」。《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南朝梁。沈约〈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启路。」
3.扫除道路。如:「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