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5,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吏戎
禄田
留授
翎管
卿皂
铨第
铨括
铨历
铨廷
平巾
牛吏
津主
卷地皮
卷绶
捐升
《漢語大詞典》:吏戎
官吏和将士。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嶪嶪 魏 土,婴儿戏兵。吏戎愁毒,莫保腰颈。”
分類:官吏将士
《漢語大詞典》:禄田
古代国家按官品分给官吏以充俸禄的田地。宋书·顺帝纪:“丁卯,原除元年以逋调;復郡县禄田。” 清 龚自珍 《农宗》:“凡农之仕为品官大夫者,则有禄田。”
《漢語大詞典》:留授
清 制官吏奏荐形式之一,其法由吏部及本属衙门奏荐候缺任命。清史稿·选举志五:“京司官、小京官、笔帖式,分留授、调授、拣授、考授,皆引见候旨,餘则选。”
《漢語大詞典》:翎管
清 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
《漢語大詞典》:卿皂
大小官吏。 宋 郑清之 《文房四友除授集·竹溪林史君代陈玄谢启》:“磨湼岂无,恪守磷緇之训;方圆俱可,肯貽卿皂之讥!”
《漢語大詞典》:铨第(銓第)
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级别与职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光禄勋銓第郎吏,出为它官,以补员缺。”
《漢語大詞典》:铨括(銓括)
谓选拔和统领官吏。 晋 孙绰 《司空庾永碑》:“虽名器未及,而任尽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
《漢語大詞典》:铨历(銓歷)
指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新唐书·选举志下:“其后 李敬玄 为少常伯,委事於员外郎 张仁禕 。 仁禕 又造姓歷,改状样、銓歷等程式,而銓总之法密矣。”
《國語辭典》:铨廷(銓廷)  拼音:quán tíng
古时吏部铨选官吏之处。可泛指吏部。《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十二。玄宗天宝十二年》:「借使周公、孔子今处铨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庾。」
《漢語大詞典》:平巾
(1).即武官所戴的平巾帻。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帻:“其承远游、进贤者,施以掌导,谓之介幘;承武弁者,施以笄导,谓之平巾。”
(2).古时内臣戴的一种平顶帽。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凡请大轿长随及都知监戴平巾……平巾,以竹丝作胎,真青罗蒙之,长随内使小伙者戴之。制如官帽而无后山,然有罗一幅垂於后,长尺餘,俗所谓纱锅片也。”
(3).古时官吏被遣归所戴的平顶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仕宦谴归服饰:“顷今上甲申,刑部尚书 潘季训 为民辞朝,头带平巾,亦布袍丝绦,其巾如吏人之制,而无展翅。”
《漢語大詞典》:牛吏
掌管牧牛的官吏。后汉书·刘盆子传:“ 盆子 与 茂 留军中,属右校卒吏 刘侠卿 ,主芻牧牛,号曰牛吏。”
分類:掌管官吏
《漢語大詞典》:津主
古代设在渡口的负责检察的官吏。隋书·食货志:“又都西有 石头津 ,东有 方山津 ,各置津主一人,贼曹一人,直水五人,以检察禁物及亡叛者。”
《國語辭典》:卷地皮  拼音:juǎn dì pí
刮地皮。比喻官吏的贪污。唐。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谢井:「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也作「捲地皮」。
《漢語大詞典》:卷绶(卷綬)
卷束绶带。谓官吏辞职。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庆州牧书》:“必欲卷綬避贤,辞病收迹。”
《漢語大詞典》:捐升(捐陞)
指 清 代官吏捐银换取升官。清史稿·选举志七:“而职官并得捐陞,改捐,降捐,捐选补各项班次、分发指省、翎、封典、加级、纪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兄弟怕的是担一个捐班的名气;况且一捐陞了,到了引见时,那一笔捐免、保举的费是很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