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朝报
瓜戍
官当
官刑
衙门
斛面
杂流
庶寮
借便
獬豸冠
官位
官牒
狄人
判事
还第
《國語辭典》:朝报(朝報)  拼音:cháo bào
朝廷用来刊载诏令、奏章、官吏任免等事的公报。
《漢語大詞典》:瓜戍
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原指瓜熟时往边地戍守,后用以称官吏赴任。 唐 薛能 《彭门解嘲》诗之二:“ 秦 客莫嘲瓜戍远,水风瀟洒是 彭城 。”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表》:“憩棠阴而听讼,期无坠於家声。及瓜戍而代归,尚少酬於君赐。” 宋 戴埴 鼠璞·瓜戍:“今人到官,贺谢语必言‘瓜戍’。”参见“ 瓜代 ”。
《國語辭典》:瓜代  拼音:guā dài
本指瓜熟时赴戍,来年瓜熟时再派人接替。语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后比喻工作期满,换人接替。《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这时适逢瓜代回国,到京覆命。」
《漢語大詞典》:官当(官當)
(1).以官职抵当徒刑。 唐 宋 时期官吏犯罪,可以降低品级以减免徒刑。《唐律疏议·名例·以官当徒》:“若本罪官当以上,别条云‘以理去官与见任同’,即依以官当徒之法:用官不尽,一年听叙,降先品一等;若用官尽者,三载听叙,降先品二等。若犯罪未至官当,不追告身,叙法依考解例,期年听叙,不降其品。”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降先品者,谓免官二官皆免,则从未降之品降二等叙之;免所居官及官当止一官,故降未降之品一等叙之,今叙官乃从见存之官更降一等者,误晓律意也。”
(2).官府批准营业的当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当税》:“现在纳税者,即为官当。许铺门悬牌。”
《國語辭典》:官刑  拼音:guān xíng
1.鞭刑,古代惩治失职官吏的刑法。《书经。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七曰官刑,以纠邦治。」
2.官署所用的刑罚。《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府上这种大户人家,怎会受官刑的呢?」
《國語辭典》:衙门(衙門)  拼音:yá mén
1.唐代皇宫前殿的殿门。《旧唐书。卷一七一。张仲方传》:「翌日,两省官入朝,宣政衙门未开,百官错立于朝堂。」
2.旧时官吏办公、办事的地方。《红楼梦》第四八回:「著他写一张状子,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也作「牙门」。
《漢語大詞典》:斛面
官吏收赋粮时的一种额外聚敛。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输租得自概量,无斛面,吏之一切聚歛,略皆不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每乡创官庄一所,每租一石,明减二斗,不许多收斛面。”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元年:“州县无以供,则豪夺於民,於是取之斛面,折变、科敷、抑配、赃罚,而民困极矣。”
《國語辭典》:杂流(雜流)  拼音:zá liú
1.不属于正流,未列于九品内的杂职官位。如明清典史、驿丞、教坊技艺人等官位。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上有教坊使副、钤辖、都管、掌仪范者,皆是杂流命官。」
2.士流以外出身的人,指工商之类。《新唐书。卷一八一。曹确传》:「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
《漢語大詞典》:庶寮
亦作“ 庶僚 ”。
(1).百官。 汉 张衡 《思玄赋》:“戒庶寮以夙会兮,僉恭职而并迓。” 南朝 梁 沈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志铭》:“微言永谢,庶寮谁仰。”清史稿·礼志七:“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2).指一般官吏。新五代史·杂传·裴皞:“我见 桑公 於中书,庶寮也; 桑公 见我於私第,门生也。”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即使臣职居冗散,列在庶僚,亦足以震耀一时,垂声千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张璁:“ 璁 以庶僚,躐致宰相。”
《漢語大詞典》:借便
(1).犹得便,得到方便的机会。 唐 岑参 《咏郡斋壁画片云》:“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唐 张鹭 《莺出谷》诗:“一枝如借便,终冀託深仁。” 明 袁宏道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诗:“ 辽阳 虽左謫,前箸可借便。”
(2).官吏因地方急需而就便支借官库钱物。 唐 刘禹锡 《谢恩放先贷斛斗表》:“承前长吏,例有借便,以救一时之急,皆成积欠之名。”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执法的人所戴的礼帽。《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唐。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也作「解冠」、「獬冠」。
《國語辭典》:官位  拼音:guān wèi
官吏的阶级。如:「他的官位虽然不高,但是做事尽心负责,深获各界好评。」唐。韩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当时名公,皆折官位辈行愿为交。」
《國語辭典》:官牒  拼音:guān dié
记载官爵的名录,如现今的职员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或富室财赂,或子婿婚属,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漢語大詞典》:狄人
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礼记·丧大记:“復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 郑玄 注:“狄人,乐吏之贱者。”
分類:官吏
《國語辭典》:判事  拼音:pàn shì
审理、裁决诉讼。《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唐。白居易 得景为县官判事案成后自觉有失请举牒追改刺吏不许欲科罪景云令式有文:「先迷后觉,判事虽不三思;苟有必知,牒举明无二过。」
《漢語大詞典》:还第(還第)
旧时指官吏辞职或解职而返回私宅。晋书·王导传:“则如君言, 元规 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復何惧哉?”魏书·太祖纪:“秋七月,镇西大将军、司隶校尉、 毗陵王 顺 有罪,以王还第。”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七年,启求还第,上令世子 子廉 代镇东府。”新唐书·张平高传:“ 贞观 初,为 丹州 刺史,坐事,以右光禄大夫还第。”宋史·王贻永传:“ 貽永 自言宠禄过盛,愿罢枢筦,解使相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