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宗长(宗長)
(1).尊崇长者。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厥初冥昧,不虑不营。欲以物开,患以事成。犯机触害,智不救生。宗长归仁,自然之情。”
(2).宗族的首领。隋书·经籍志二:“及 周太祖 入关,诸姓子孙有功者,并令为其宗长,仍撰谱録,纪其所承。”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第四节便说他在京师一天一天地又发展起来,族里的人繁昌起来了,他们大开筵席,杀猪宰羊,吃得酒醉肉饱,他就做了同族人的酋长也就是宗长。”
(3).谓以之为首领。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漢語大詞典》:三房
(1).指明堂、明房、丹田之房。黄庭内景经·常念:“常念三房相通达。” 梁丘子 注:“三房,谓明堂、明房、丹田之房也。”
(2).指同宗族分衍出来的三个支派。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其酋皆 蒙 姓同出,有上、中、下三房。”
(3).三房妻室。红楼梦第四六回:“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 鲁迅 《呐喊·故乡》:“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漢語大詞典》:保世
谓保持爵禄、宗族或王朝的世代相传。左传·昭公元年:“ 子羽 谓 子皮 曰:‘ 叔孙 绞而婉, 宋 左师 简而礼, 乐王鮒 字而敬,子与 子家 持之,皆保世之主也。 齐卫 陈 大夫其不免乎!’”国语·周语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乃我祖宗遵时养晦,犹不惜屈尊修好,用以廓保世滋大之规模。天与人归,仁至义尽,我朝得统之正。”
《漢語大詞典》:宗杰(宗傑)
宗族中才能杰出者。魏书·任城王传论:“ 文宣 贞固俊远,鬱为宗杰,身因累朝,寧济夷险,既社稷是任,其梁栋之望也。”
《國語辭典》:近支  拼音:jìn zhī
宗族中关系较近的支派。
《漢語大詞典》:派衍
(1).指宗族支派繁衍。《花月痕》第五回:“则有家传 汉 相,派衍 苏州 。”
(2).派生。 郭沫若 《批评--欣赏--检察》:“文艺批评在我国的文学史中虽自有一定的系统和一定的方法,但我们所谓近代的文艺是近代世界潮流的派衍,因而所谓文艺批评也是同样。”
《漢語大詞典》:宗嗣
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 唐 无名氏 《灵应传》:“寻闻家仇 庾毗罗 ……阴怀不道,因使得入龙宫,假以求货,覆吾宗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今亲老君孤,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请娶妇於家,旦晚侍奉翁姑,君往来於两间,亦无所不便。”
《漢語大詞典》:氏谱(氏譜)
宗族谱系。新唐书·高俭传:“雅负裁鉴,又详氏谱。所署用,人地无不当者。”
《漢語大詞典》:近族
血统关系较近的宗族。红楼梦第四七回:“外面大厅上, 薛蟠 、 贾珍 、 贾璉 、 贾蓉 并几个近族的都来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 达瓦齐 於 达尔扎 为近族,贵而无位。” 姚雪垠 《长夜》二一:“他只让几家近族跟自己的佃户躲进宅子里。”
分類:血统宗族
《漢語大詞典》:统系(統系)
(1).旧时指宗族系统。《金石萃编·汉武都太守耿勋碑》:“其於统系,宠存赠亡,篤之至也。”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宗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 晋 之统系将在圉矣。如欲事之,是为国母,如欲代之,则仇讎之妻,又何问焉?”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 明太祖 兴,令北虏割裂姓氏,与 汉 合符,则统系樊然棼乱矣。”
(2).系统。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胜者居於督制统系,而败者居於供给统系,此即以职业役人之始也。”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况且兄若不想统系底研究 中国 文学史,无需此物。”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正像他自谦的,所记多为闾巷之事,餖飣之学,治学亦不及 越缦堂 之有统系。”
《漢語大詞典》:夷族
诛灭宗族。 中国 古代的一种酷刑。其株连范围,历代不一。 秦 汉 有夷三族罪,封建社会后期有所谓夷九族,并及伯叔等旁系血亲。见唐律疏义通典·刑制《明律》后汉书·宦者传·曹节:“今以不忍之恩,赦夷族之罪。”魏书·天象志四:“若有夷族之害,以赦令除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三法司请将他按大逆不道大辟夷族。”
《漢語大詞典》:氏姓
(1).氏与姓。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 孔颖达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
(2).指姓。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
(3).谓宗族谱系。新唐书·李守素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漢語大詞典》:族氏
宗族姓氏。 唐 韩愈 《毛颖传》:“ 颖 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 秦 事,无不纂録。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 老子 、外国之説,皆所详悉。”
《國語辭典》:寒浞  拼音:hán zhuó
人名。夏朝人。初辅佐寒国君伯明氏,有穷氏后羿篡帝相之位,命寒浞为相。后浞杀后羿自立,终被帝相之子少康所灭,夏朝至此复国。见《左传。襄公四年》。
《漢語大詞典》:属疏(屬疏)
谓宗族关系疏远。史记·荆燕世家论:“ 荆王 王也,由 汉 初定,天下未集,故 刘贾 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 江 淮 之閒。”新唐书·韦嗣立传:“ 嗣立 与 韦后 属疏,帝特詔附属籍,顾待甚渥。”
分類:宗族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