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豪伟(豪偉)
气魄宏大。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公诗信豪伟,笔力追 李 杜 。”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论 唐 宋 盛时,其大臣魁儒,大率豪伟而疎閎。”
分類:气魄宏大
《漢語大詞典》:谹谹
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唐 温庭筠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黄河 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宋 沈括 《贺谏院舍人启》:“讲摩圣训,力震大声之谹谹。”
《漢語大詞典》:闳伟(閎偉)
宏大雄伟。 明 李东阳 《复命题本》:“臣看得所建庙宇,规制閎伟,工作精緻,而奎章睿藻,大书深刻。诚千年之旷典,一代之伟观。” 明 袁宗道 《士先器识而文艺》:“而乃今读其训誥謨典诗歌,抑何尔雅閎伟哉!”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取其学通古今器识閎伟者授以职,罢者以礼遣归。”
《漢語大詞典》:砰隐(砰隱)
形容声音宏大。《汉书·礼乐志》:“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王先谦 补注:“砰,大声也。隐与殷同,亦声之大也。”汉书·郊祀志下:“﹝ 陈寳 ﹞直祠而息,音声砰隐,野鸡皆雊。”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雄雄鸿鐘砰隐天,雷鼓霆击警大千。”
分類:声音宏大
《漢語大詞典》:元基
宏大的根基。特指国基。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大哉惟 魏 ,世有哲圣; 武 创元基, 文 集大命。” 唐 杨炯 《后周宇文彪神道碑》:“既创元基,仍集大命。”
《漢語大詞典》:宏赡(宏贍)
(1).指才力雄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仲文 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
(2).谓气势宏大,辞藻丰赡。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 凤阁侍郎 杜景佺 文笔宏赡,知识高远。” 宋 陆游 《荐举人材状》:“宣教郎知 临安 府 临安 县 巩丰 ,才识超卓,文辞宏赡。”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且 班 书典雅宏赡,微特 元 明 人莫能为,即 唐 宋 诸贤, 昌黎 而外,亦未有能几之者。”
《漢語大詞典》:渊宏(淵宏)
深远宏大。 明 文徵明 《跋倪元镇二帖》:“二父皆先 宋 遗老,抱渊宏之才,高不仕之节。”
《漢語大詞典》:深宏
深邃宏大。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惟公博厚深宏,端洁明懿,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 明 刘基 《〈犁眉公集〉序》:“其学博,故其辞深宏而奥密。”
分類:深邃宏大
《漢語大詞典》:收电(收電)
(1).疾逝之闪电。形容疾速。汉书·韩安国传:“﹝ 匈奴 ﹞至如猋风,去如收电。”
(2).喻宏大的声威。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迴霜收电,使不陨越。” 李善 注:“ 荀悦 申鉴曰:‘人主威如雷电之震。’”
《漢語大詞典》:巨制(巨製)
(1).犹杰作。 清 刘师培 文说·耀采:“ 六朝 以来,风格相承……凡 江 、 范 之弘裁, 沉 、 任 之巨製,莫不短长合节,追琢成章。”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 愈 者,方以是篇为巨製大文,而授受诵习焉。”是篇,指《原道》
(2).规模宏大的作品。 鲁迅 《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所以‘文学革命’以后,所产生的小说,几乎以短篇为限。但作者的才力不能构成巨制,自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漢語大詞典》:宏肆
(1).谓发扬光大。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书》:“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 沉 宋 始兴之后,杰出於 江 寧 ,宏肆於 李 杜 ,极矣。”
(2).谓铺张,讲排场。 清 朱学勤 《致曾国藩》:“ 秀 相以休休之度,包含群汇,驻节南关旬日,兵勇拆屋为薪,亦不顾问。而以 湖 广 之宏肆,欲变 三辅 之简陋,故官民俱有烦言。”
(3).宏大舒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各文之始:“箴、铭、颂、赞,体皆韵语,而义各不同……文则欲其赡丽宏肆,而有雍容起伏之态。”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春秋高古简严,《乐》宏肆浩博。谓圣人无意於文乎,胡不示人以璞也?”
《漢語大詞典》:雄规(雄規)
(1).宏大的规划。后汉书·西羌传论:“於是诸将 邓騭 …… 张奂 之徒,争设雄规,更奉征讨之命,徵兵会众,以图其隙。”
(2).犹大法。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名爵无假,前世之雄规。”
《漢語大詞典》:魁闳(魁閎)
形容器宇不凡,气量宏大。 唐 韩愈 《上宰相书》:“枯槁沉溺、魁閎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则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於门?” 清 孙鼎臣 《与吴筠仙书》:“古之为之者,如 司马子长 ……其人皆魁閎鉅儒。”
《國語辭典》:骈田(駢田)  拼音:pián tián
连属聚集。《文选。张衡。西京赋》:「麀鹿麌麌,骈田偪仄。」也作「骈填」、「骈阗」。
《國語辭典》:贲贲(賁賁)  拼音:bēn bēn
1.星体的形状。《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2.勇猛跳行的样子。《礼记。表记》:「诗曰:『鹊之姜姜,鹑之贲贲。』」也作「奔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