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犯罪既遂
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有些犯罪行为并已发生所追求的危害结果。有的犯罪,只要完成了犯罪行为就是既遂,如诬陷罪,只要完成了诬陷行为就是既遂,而不问是否对被诬陷者发生危害结果。有的犯罪则必须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才算既遂,如故意杀人罪,必须发生被杀者死亡的结果才算既遂。
《漢語大詞典》:护蒇(護蕆)
主持办理并负责完成。新唐书·顾少连传:“尝请徙先兆于 洛 ,帝重远去,詔遣其子往,且命中人护蕆葬役。”
《漢語大詞典》:搏弊
谓人虽疲困,但也自持完成礼仪。庄子·则阳:“夫 灵公 有妻三人,同滥而浴。 史鰌 奉御而进所,搏弊而扶翼。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是其所以为 灵公 也。” 锺泰 发微:“‘弊’者,疲困也。公虽疲困,而犹自把持不懈,是之谓‘搏弊’,至使扶之翼之。”弊,今各本皆作“币”。
《漢語大詞典》:表演艺术
艺术分类用语。指必须经过演员表演而完成的艺术。如戏剧、电影、舞蹈等。
《漢語大詞典》:查比
旧时官府对差役完成差事立定期限,按时查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凡承票差役,俱于某日该承行,执差号簿,逐名查比。如过限不销,究责;临比不到,差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比较》:“查比之日,总书将所存截票存算,票根粘入限簿本排应催分限之下,交与粮房送查。”
《國語辭典》:安营扎寨(安營紮寨)  拼音:ān yíng zhá zhài
驻兵扎营。「扎」文献异文作「札」。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据我老三料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札寨,其意非小。」《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什么地方可以安营扎寨,什么地方可以伏埋,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遍。」也作「安营下寨」。
《國語辭典》:毕其功于一役(畢其功於一役)  拼音: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在一次行动中把所有工作处理完成,达到总目标。如:「年轻人做事要逐步渐进,不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
《漢語大詞典》:包干儿
承担一定范围的工作,保证全部完成:分段~ㄧ剩下的扫尾活儿由我们小组~。
《國語辭典》:包工  拼音:bāo gōng
1.由个人或公司承办一切工作,且须按所有议定的条件和期限完成。如:「包工制」。
2.承办工作的厂商或个人。
3.按工作件数计算工资的工作。也称为「包活」。
《國語辭典》:半成品  拼音:bàn chéng pǐn
经加工制造但未全部完成的产品。也称为「半制品」。
《國語辭典》:半半拉拉  拼音:bàn bàn lā lā
不完整,没有全部完成。如:「这篇稿子写了个半半拉拉就被搁在一旁了。」
分類:完整完成
《國語辭典》:大功告成  拼音:dà gōng gào chéng
艰钜、伟大的事务完成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那失迷的失迷不了,那隐瞒的隐瞒不住了,这件事可就算大功告成了。」也作「大工告成」、「大功毕成」。
《國語辭典》:大器晚成  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
本指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语出《老子》第四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后引申指一个人的成就较晚。《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漢語大詞典》:顶班(頂班)
(1).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承担完成岗位工作。《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刚顶班时,我业务生,卖得慢,急得窗外旅客直嚷嚷。”《花城》1981年第3期:“她除了顶班干活,还搞革新。”
(2).替班。如:车间有人病了,他就去顶班。
《漢語大詞典》:电子计算器(電子計算器)
一种小型电子计算用具。结构简单,一般只能完成算术运算和少量的逻辑操作,并能显示出来。体积小,造价便宜。有台式和便携式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