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安陵谁辨削砺功
 
袁丝伏剑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袁盎


《史记》卷一○一《袁盎列传》
「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馀曹,备之!』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问占。还,梁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
「梁王闻其义出于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著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中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

例句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李德裕 清冷池怀古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典故 
前鱼泣
 
安陵与龙阳
 
怀猜非后钓
 
弃鱼感泪
  
泣煎鱼
 
泣船鱼
  
相关人物
龙阳君


《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简释

前鱼:喻失宠。唐刘得仁《长信宫》:“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例句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于武陵 长信宫二首

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 郑锡 玉阶怨

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 长孙佐辅 古宫怨

江乙 朝代:战国魏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魏国人。事楚宣王。善计谋。时昭奚恤为政,众恶之,乙乃以寓言喻指昭奚恤而中伤之。又尝为楚王幸臣名坛者谋,以“从君殉死”谄王,坛得封为安陵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8 【介绍】: 本名严,三国魏东海郯人,字景兴。初以通经拜郎中。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为谦之治中。后归曹操,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建,累迁大理,治狱宽恕。魏文帝即位,任司空,封乐平乡侯。魏明帝时封兰陵侯,迁司徒。尝为《》、《春秋》、《孝经》、《周礼》作传。卒谥成。
全三国文·卷二十二
朗字景兴,初名严,东海人。灵帝时以通经拜朗中,除菑丘长,遭师杨赐丧,去官行服。少帝时,徐州牧陶谦以为治中,寻拜会稽太守。献帝时为孙策所攻,拘留曲阿。曹公征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及受禅,改司空,封乐平乡侯。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代华歆为司徒。太和二年卒,谥曰成侯。著《周易》、《春秋》、《孝经》、《周官》传,有集三十四卷
《國語辭典》:安陵  拼音:ān líng
1.地名。战国时魏属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
2.复姓。
《漢語大詞典》:安陵君
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一个小国(现在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例如: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战国策·魏策
《國語辭典》:五陵  拼音:wǔ líng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帝王的陵寝。皆位于长安,为当时豪侠巨富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國語辭典》:班固  拼音:bān gù
人名。(西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著《汉书》,积二十馀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馀篇作品,传于后世。
《國語辭典》:班超  拼音:bān chāo
人名。(西元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东汉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明帝时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馀国,诏以超为西域都护,又以功封为定远侯。
《漢語大詞典》:五县(五縣)
指 汉 代 长安 附近的 长陵 、 安陵 、 阳陵 、 武陵 、 平陵 五县。《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李善 注:“五县,谓五陵也, 长陵 、 安陵 、 阳陵 、 武陵 、 平陵 。”参见“ 五陵 ”。
《國語辭典》:五陵  拼音:wǔ líng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帝王的陵寝。皆位于长安,为当时豪侠巨富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国语辞典》:班彪  拼音:bān biāo
人名。(西元3~54)字叔皮,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人,才高好著述,继司马迁《史记》作西汉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殁,后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继续完成,即今汉书。
《国语辞典》:班勇  拼音:bān yǒng
人名。字宜僚,东汉扶风安陵人,班超之第三子,少有父风。安帝时任西域长史,平车师,又破北匈奴,边境得以安宁。后与张朗共击焉耆,朗邀功先至,勇以后期而下狱,后得免,终卒于家。
《漢語大詞典》:前鱼(前魚)
(1).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兇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因以“前鱼”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 子瑕 矫后驾, 安陵 泣前鱼。” 唐 郑锡 《玉阶怨》诗:“前鱼不解泣,共輦岂关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怕湘云渐阑,前鱼堪怨,初心还变。”
(2).比喻陈旧的事物。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 斯密氏 之学説,披靡西土者已百餘年,今且为前鱼矣。”
《漢語大詞典》:泣前鱼(泣前魚)
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兇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以“泣前鱼”比喻因失宠和被遗弃而悲伤。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 子瑕 矫后驾, 安陵 泣前鱼。” 唐 于武陵 《长信宫》诗之一:“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亦省作“ 泣鱼 ”。 清 曹寅 《无题再调昼公》诗:“红袖泣鱼 周小史 ,緑鞲喝盏 郑樱桃 。”参见“ 前鱼 ”。
《漢語大詞典》:前鱼(前魚)
(1).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兇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因以“前鱼”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 子瑕 矫后驾, 安陵 泣前鱼。” 唐 郑锡 《玉阶怨》诗:“前鱼不解泣,共輦岂关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怕湘云渐阑,前鱼堪怨,初心还变。”
(2).比喻陈旧的事物。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 斯密氏 之学説,披靡西土者已百餘年,今且为前鱼矣。”
《漢語大詞典》:龙阳恨(龍陽恨)
谓失宠、被遗弃的痛苦。 唐 李贺 《钓鱼诗》:“ 詹子 情无恨, 龙阳 恨有餘。”参见“ 龙阳泣鱼 ”。
《漢語大詞典》:龙阳泣鱼(龍陽泣魚)
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妾蒙主上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主上恩移宠衰,使妾有 龙阳 泣鱼之悲, 班姬 题扇之怨,奈何?”
分類:失宠
《漢語大詞典》:龙阳泣鱼(龍陽泣魚)
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妾蒙主上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主上恩移宠衰,使妾有 龙阳 泣鱼之悲, 班姬 题扇之怨,奈何?”
分類: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