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愉佚
亦作“ 愉逸 ”。 安逸;快乐。荀子·性恶:“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是以古者蒐獮振旅而数军实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难。”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往时 张旭 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必于草书焉发之。”
分類:安逸快乐
《漢語大詞典》:安易
(1).安逸怠惰。国语·晋语八:“ 鞅 也,居处恭,不敢安易,敬学而好仁,和於政而好其道。” 韦昭 注:“易,简也。不敢自安而为简略。”
(2).平静安稳;安静和平。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颖士 呼吸折节而获重禄,不易一刻之安易。”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风雨时作,特暂伏之见象,非能永劫安易,如 亚当 之故家也。”
《漢語大詞典》:贪懒(貪懶)
贪安逸;图省力。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后识法章》:“这就是 王立 么,为何不去灌园,到在此贪懒睡觉。” 巴金 《秋》一:“最近事冗心烦,人过于贪懒,因此少给你们写信。”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有力量进学校受教育的,就是并不想贪懒,也只做一点精神劳动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安谷(安穀)
(1).谓病中仍能进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不中期死者,师言曰:‘病者安穀即过期,不安穀则不及期。’其人嗜黍,黍主肺,故过期。” 唐 刘禹锡 《鉴药》:“今夫藏鲜能安穀,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尔。”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人事五》:“病而能食曰安穀。”
(2).谓安逸地生活。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夫以 武侯 之贤,寧靡筹其不可也?盖激 备 隆中 天下託,不欲曲肱安穀,终儿女子手,将驱驰死 备 志耶。”
《國語辭典》:舒适(舒適)  拼音:shū shì
舒服安适。宋。苏轼〈睡乡记〉:「其土平夷广大,无东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适,无疾痛札疠。」
《國語辭典》:偷懒(偷懶)  拼音:tōu lǎn
贪图安逸,不肯勤力做事。《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自此朝夕小心,辛勤做活,并不偷懒。」《红楼梦》第一四回:「来升家的每日揽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
《漢語大詞典》:佚劳(佚勞)
逸劳,安逸与劳苦。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积疏》:“毋以佚当佚,毋以劳当劳。积疏相当……佚劳相当。”
分類:安逸劳苦
《漢語大詞典》:恬泰
安逸舒适。 唐 白居易 《问秋光》诗:“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或移 淛 中一郡,虽於国无济,但一方州,庶事由己,吏民可安,自且恬泰。”
分類:安逸舒适
《國語辭典》:逸暇  拼音:yì xiá
閒暇。如:「逸暇读书,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增广见闻。」
分類:安逸空闲
《漢語大詞典》:欢逸
欢乐安逸。驩,通“ 欢 ”。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捨水泽之驩逸,对鐘鼓之悲辛。”
《漢語大詞典》:清佚
清静安逸。佚,通“ 逸 ”。 宋 苏轼 《答范梦得书》之一:“疲薾无状,馆中清佚,至为福地。”
《漢語大詞典》:佚愉
安逸欢愉。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六:“奉别以来,艰戚、佚愉、闲居、行役,梦寐无时不相接,忘其为两年之久、千里之远也。”
分類:安逸欢愉
《漢語大詞典》:富逸
(1).富裕安逸。后汉书·李通传:“ 莽 末,百姓愁怨, 通 素闻 守 説讖云‘ 刘 氏復兴, 李 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閭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2).谓文词丰赡超迈。魏书·高闾传:“ 高允 以 閭 文章富逸,举以自代,遂为 显祖 所知,数见引接,参论政治。”北齐书·魏收传:“ 收 兼通直散骑常侍,副 王昕 使 梁 , 昕 风流文辩, 收 辞藻富逸, 梁主 及其羣臣咸加敬异。”
《漢語大詞典》:闲晏(閒晏)
悠闲安逸。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见大人亦閒晏无事,喜招延文学之士,四方之贤日至。”
《漢語大詞典》:佚饱(佚飽)
饱食而安逸。司马法·定爵:“马牛车兵佚饱,力也。”
分類:饱食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