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安镇(安鎮)
(1).镇静;安定。云笈七籤卷七引《灵宝经》:“赤明开图,运度自然,元始安镇,敷落五篇。”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上愿宗祧安镇,圣寿遐延,紫禁青宫,匡扶大业,维城磐石,保乂洪基。” 郁达夫 《沉沦》七:“那侍女看他发颤发得利害,就想让他一个人在那里喝酒,好教他把精神安镇安镇。”
(2).安抚镇守。《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单説 魏主 封 司马懿 为太尉,总督军马,安镇诸边。”
《漢語大詞典》:监抚(監撫)
(1).监察安抚。诗·大雅·常武“大师皇父,整我六师” 唐 孔颖达 疏:“命为太师之公者,皇父使之监抚军众。” 唐 杜牧 《周元植除凤翔监军制》:“控 秦 塞之西,扼 胡 苑之左,乃睠 岐 陇 ,为国藩墙,命以监抚,宜崇班秩。” 清 沈复《浮生六记·中山记历》:“本岛能 中山 语者,给黄帽,为酋长,岁遣亲云上,监抚之,名奉行官。”
(2).指监国、抚军,为太子的职责。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皇上垂拱巖廊,积成庶务,式总万机,副是监抚。”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彤闈问竖,礼崇监抚之威;黼席兴贤,义极君亲之爱。”旧唐书·韦皋传:“伏望权令皇太子监抚庶政,以俟圣躬痊平。”
《漢語大詞典》:安济(安濟)
(1).安抚救济。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宋固杀人报》:“时 大观 四年,朝廷方行安济法,若有病者,则里正当任责。”
(2).完全渡过。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指顾之间风涛恬息,即安行,晚与前舟相及,往还皆获安济焉。”
《漢語大詞典》:顾循(顧循)
眷念安抚。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顾循良菲薄,何以儷璵璠。”隋书·文学传·王贞:“顾循寡薄,有怀髦彦,籍甚清风,为日久矣,未获披覿,良深佇迟。”
分類:眷念安抚
《漢語大詞典》:惠安
以仁德安抚。宋史·哲宗纪一:“其申諭中外,协心奉令,以称先帝惠安元元之意。”
分類:仁德安抚
《漢語大詞典》:慰悦
(1).安抚而使之悦服。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接抚初附,慰悦远近。”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明年,加检校常侍,廉问湖外,理 潭 如 商 ,罔不慰悦。”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臣以六镇遐僻,密邇寇戎,欲以慰悦彼心,岂敢导之为乱。”
(2).犹安慰。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你我互相鼓励,互相慰悦。”
(3).快慰。 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才》:“去冬之 长安 ,见 唐愚士 ,为之欣喜;又於 愚士 舍见足下文章,益觉胸中慰悦。” 王统照 《山道之侧》:“ 鸣琴峡 的水流声是令人慰悦与想念的,可是刹那中便过去了。”
《漢語大詞典》:绥静(綏静)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疾之,将致命于 秦 ;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 汉 室,绥静四海。”宋史·食货志上:“ 哲宗 即位,诸老大臣维持初政,益务绥静。”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 蜀 察其世次, 滇 亦按无侵犯,方许起送,亦羈縻绥静之要术也。”
《漢語大詞典》:抚怀(撫懷)
安抚怀柔。《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今国威远震,抚怀六合,方包举殊裔,混一四表。”《元典章新集·诏令·今上皇帝登宝位诏》:“两 广 、 云南 等处,哨聚贼人,据恃巢险,出没不常,虽蛮荒之俗固然,亦由官府失於威信,不能抚怀,以致如此。”
分類:安抚怀柔
《漢語大詞典》:抚辑(撫輯)
亦作“ 抚缉 ”。 安抚辑和。周书·寇洛等传论:“ 洛 抚缉散乱,抗御仇讐。”旧唐书·柳泽传:“今尨眉鮐背,欢欣踊跃,望圣朝之抚辑,听圣朝之德音。”明史·孝宗纪:“夏四月戊寅,刑部侍郎 何鑑 抚辑 荆 襄 流民。” 孙中山 《和平统一之通电》:“ 文 于抚辑将士及绥靖地方外,当尽心竭力以敦促和平统一之进行。”
分類:安抚辑和
《国语辞典》:内抚(内抚)  拼音:nèi fǔ
对内安抚。汉。班固〈东都赋〉:「内抚诸夏,外绥百蛮。」《资治通鉴。卷一三一。宋纪。太宗明皇帝上之下》:「宁朔将军沈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赖之。」
《漢語大詞典》:填抚(填撫)
亦作“ 填拊 ”。 镇定安抚。填,通“ 镇 ”。荀子·君道:“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 引兵东定 三秦 ,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抚諭告,使给军食。”新唐书·李景让传:“母欲息众讙,召 景让 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寧,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 宋 曾巩 《王制二》:“填拊方夏,实諉在王,时其勉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 湖南 巡抚 骆秉章 ,用 左宗棠 言,广用奇吏,填抚府县。”
分類:镇定安抚
《國語辭典》:柔道  拼音:róu dào
1.温和谦让的态度与方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唐。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清德之鉴,柔道之体,洪源浚规,实天之启。」
2.一种徒手搏击的武术。攻防、对练时以柔能克刚、刚柔并济为特点,近似于摔跤。日本做有系统的训练与推展,目前盛行于全世界,西元一九六四年,第十四届奥运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也称为「柔术」。
《漢語大詞典》:抚和(撫和)
安抚和辑。 汉 张衡 《东京赋》:“ 宣 重威以抚和, 戎狄 呼韩 来享。”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袁绍 使 臧洪 领 青州 ,抚和民众。” 宋 曾巩 《知河阳制》:“有生齿之众,属尔抚和;有连营之师,待尔绥辑。”
分類:安抚
《漢語大詞典》:镇靖(鎮靖)
(1).安抚,使安定。 宋 苏辙 《刘昌祚免恩命不许不充批答》之三:“镇靖吏士,折衝蛮夷。”
(2).见“ 镇静 ”。
分類:安抚安定
《國語辭典》:镇静(鎮靜)  拼音:zhèn jìng
镇定沉著,从容不迫。《国语。晋语七》:「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金史。卷九四。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國語辭典》:辑柔(輯柔)  拼音:jí róu
和顺。《诗经。大雅。抑》:「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暇有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