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23,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守口
远守
看守
守冢
确守
守要
守选
守舍
守陴
虎守
守谦
守廉
试守
神守
守愚
《漢語大詞典》:守口
(1).闭口不言。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度世去。” 明 陈子龙 《侯君尔济诔》:“慎约数马,谨亟守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不欲守口,任华土更归寂寞,復自负无量罪恶,以续前尘。”
(2).把守关口。《清会典·兵部七·职方清吏司》:“凡官兵出边者,皆达以票,守口官验而出纳之,以报部而覈焉。”
《漢語大詞典》:远守(遠守)
任职远方。亦指边远地方的官吏。 唐 韦应物 《送刘评事》诗:“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唐 刘禹锡 《奉天平令狐相公》诗:“远守宦情薄,故人书信来。”
《國語辭典》:看守  拼音:kān shǒu
1.守护、照料。《儒林外史》第九回:「坟山累你老人家看守多年,我们方且知感不尽,怎说这话?」
2.监视管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这里可以托心腹夥计看守。」
3.旧称监狱里看守犯人的人。如:「他在监狱里当看守,已经二十年了。」
《漢語大詞典》:守冢
守墓;守墓者。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乃以列侯葬 淮南王 於 雍 ,守冢三十户。”《汉书·高帝纪下》:“其与 秦始皇帝 守冢二十家, 楚 、 魏 、 齐 各十家。” 元 柳贯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故园梨雪想繽纷,月下有樽谁独捧。涓滴长吟酹颗蓬,何用百家营守冢。”
《漢語大詞典》:确守(確守)
(1).坚持。 宋 苏轼 《赐韩绛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诏》:“胡为累章,确守归意?”
(2).确实遵守。如:确守信义。
《漢語大詞典》:守要
(1).掌握重权;把握关键。韩非子·有度:“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而传之。”尸子卷上:“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
(2).把守要隘。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吴 蜀 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
《漢語大詞典》:守选(守選)
等候选用。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闕通之,盖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史·选举志一:“旧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復廷试,赐出身者亦免选,於是策名之士尤众,虽艺不及格,悉赐同出身。迺詔有司,凡赐同出身者并令守选,循用常调,以示甄别。”
《國語辭典》:守舍  拼音:shǒu shè
1.看守房屋。《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遇家人咸出,唯此妇守舍。」
2.灵魂守其躯壳称为「守舍」。若神魂不定则称为「神不守舍」。
《漢語大詞典》:守陴
守城;守卫。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 围 郑 ,旬有七日。 郑 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大宫,且巷出车,吉。国人不临,守陴者皆哭。”新五代史·杂传·王珂:“ 珂 夜登城諭守陴者,守陴者皆不应。”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天子潜巡狩,宗臣严守陴。”清史稿·礼志六:“凡祠祭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义,或积劳没身。”
分類:守卫
《骈字类编》:虎守
元 陈旅 送毛真人南还 左乙象文令虎守,尚方凫舄背人飞。
《漢語大詞典》:守谦(守謙)
保持谦逊的态度。晋书·张祚传:“先公累执忠节,远宗 吴会 ,持盈守谦,五十餘载。” 明 赵良 《器械赋》:“其取进也每迎前以啟路,其守谦也常处下而翘容。”
《分类字锦》:守廉
困学纪闻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
分类:俭约
《漢語大詞典》:试守(試守)
正式任命前试行代理某一职务。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遂取礼部所选之士中第或高第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丞郎,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制,如此者谓之特举。”
《國語辭典》:神守  拼音:shén shǒu
精神内聚。《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南郡王义宣传》:「而义宣惛垫,无复神守,入内不复出。左右腹心,相率奔叛。」
《漢語大詞典》:守愚
保持愚拙,不事巧伪。 汉 王充 论衡·别通:“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闇。” 唐 韩偓 《守愚》诗:“守愚不觉世途险,无事始知春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