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力士  拼音:lì shì
1.力气很大的人。《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张良所募力士,亦不说术。」
2.职官名。职掌金鼓旗帜,随驾出入,守卫四门。
3.主掌刑威、杀戮的恶神。清。允禄《协纪辨方书。卷三。义例二》:「《堪舆经》曰:『力士者,岁之恶神也,主刑威、掌杀戮,所居之方不宜抵向,犯之令人多瘟疾。』」
《漢語大詞典》:北军(北軍)
(1). 汉 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 未央宫 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 长乐宫 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 文帝 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 东汉 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史记·吕太后本纪:“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赵王 禄 为上将军,军北军; 吕王 产 居南军。”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疑其 光 ,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参阅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汉南北军义
(2).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军。 唐 张说 《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神道碑》:“ 神龙 三年七月五日,北军作难, 西华 失守,骑入宫壼,兵缠御楼。公孤剑凌锋,羣凶夺气,仓促之际,安危是属。”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自 叔文 归第, 伾 日诣中人并 杜佑 ,请起 叔文 为相,且总北军。”资治通鉴·德宗贞元十九年:“ 建中 初,敕京城诸使及府县繫囚,每季终委御史巡按,有寃滥者以闻;近岁,北军移牒而已。” 胡三省 注:“宦官势横,御史不敢復入北军按囚。”
(3).指北洋军阀的军队。 鲁迅 《书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带,颇有散兵,半是北军旧属。”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车是普通的三等客车,因为车上的电灯设备被北军破坏了还没有复元,车厢中只点着几盏马灯。”
《漢語大詞典》:护军(護軍)
(1). 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 胡三省 注:“ 秦 置护军都尉, 汉 因之。 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 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 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东观记》曰: 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左、右为三部。”
(2).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國語辭典》:攻守  拼音:gōng shǒu
攻击和守备。如:「这场球赛,双方的攻守都非常出色,不分上下。」
《漢語大詞典》:兵卫(兵衛)
士兵和守卫之具。亦指防卫。战国策·韩策二:“臣之仇, 韩 相 韩傀 。 傀 又 韩君 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勃 请为君将兵卫卫王。” 颜师古 注:“谓将兵及卫守之具。”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君门閟兮九重,兵卫儼兮千列。” 明 林富 《重锓〈诚意伯刘公文集〉序》:“当天下甫定之初,首諗滞狱,倡立兵卫。”
《國語辭典》:防守  拼音:fáng shǒu
防护守卫。《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操大怒,斩郝萌于军门,使人传谕各寨,小心防守。」《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
《漢語大詞典》:边功(邊功)
(1).指守卫、开拓或治理边疆所立下的功勋。 唐 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 汉 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水浒传》第二回:“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在 安 史 乱前是强大国, 唐玄宗 又是爱好边功的皇帝,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2).犹边事。后汉书·李恂陈禅等传赞:“ 龟 习边功, 参 起徒中。” 明 袁宏道 《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 江 淮 陆地生洪波。”
《漢語大詞典》:司守
负责守卫。 清 侯方域 《卢告》:“我之司守於 王氏 ,执狌而捕狸,分也。”
《漢語大詞典》:副尉
(1). 汉 代西域副校尉的简称。 南朝 梁 任昉 《丞相长沙宣武王碑》:“都护之威既弛,副尉之策已谢。”
(2). 唐 代设武散官,如旅威、致果、翊麾、宣节、御侮、仁勇、陪戎等副尉之类,官阶在六品以下。 宋 元 沿用此制,但官阶最低。参阅通典·职官二二
(3). 清 代武官名。隶属于守卫京师的提督九门步军统领。有翼尉、协尉、副尉、负责守卫、巡警、扫除等职。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國語辭典》:戍守  拼音:shù shǒu
守卫、防守。《宋史。卷二五七。李处耘传》:「愿于要害处置族帐砦栅,以为戍守。」也作「戍卫」。
《漢語大詞典》:营门(營門)
(1).军营之门。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灞水 楼船渡,营门 细柳 开。”《说岳全传》第二六回:“营门外有一 吉青 将军要见。”
(2).借指营门的守卫者。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已乘 王丰 小马先到矣,而营门不觉。”
《國語辭典》:前锋(前鋒)  拼音:qián fēng
1.先锋,军队的前导部队。《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军前锋。」《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遣铜仁守备带领本协人马,从石屏山直抵九曲岗,以遏其前锋。」
2.篮球、足球等球类比赛中主要担任进攻的球员。
《漢語大詞典》:南军(南軍)
(1). 西汉 禁卫军有南军北军之分,南军守卫 未央宫 ,由卫尉统领。因 未央宫 在 长安 城内的南面,故称。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后 病甚,迺令 赵王 吕禄 为上将军,军北军; 吕王 产 居南军。”旧唐书·职官志三:“ 汉 置南北军,掌卫京师。南军,若今诸卫也;北军,若今羽林军也。” 唐 杜牧 《题商山四皓庙》诗:“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 刘 是灭 刘 。”
(2).南方的军队。后汉书·袁绍传:“ 绍 进保 阳武 。 沮授 説 绍 曰:‘北兵虽众,而劲果不及南军;南军穀少,而资储不如北。’”
(3).特指 南朝 的军队。南齐书·魏虏传:“至夜各举两火,虏众望见,谓是南军大至,一时奔退。”
(4).指军队中之南路军。
《國語辭典》:守死  拼音:shǒu sǐ
1.誓死保卫、防守。《北史。卷四三。李崇传》:「祖悦守死穷城,平乃部分攻之,斩祖悦,送首于洛。」《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2.执意、坚持。《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漢語大詞典》:边戍(邊戍)
(1).戍边;守卫边疆。管子·揆度:“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譙之,当壮者遣之边戍。”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诗:“山川万里復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嘉运 所製乐府曰《胡渭州》《双带子》《盖罗缝》《水鼓子》。此皆絶句,述边戍行旅之怀,与题全无干涉。”
(2).守边部队。宋书·索虏传:“ 太祖 虑其侵犯 淮 泗 ,迺敕边戍:‘小寇至,则坚守拒之。’” 宋 曾巩 《救灾议》:“空近塞之地,失战鬭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以不增尔。”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今年秋粮以棉布代输,以给边戍。”
(3).边疆;边境。后汉书·百官志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明 孙传庭 《题犯官任錡等招繇疏》:“﹝ 任錡 ﹞多赃狼藉,众怨沸腾,欲正王章,宜投边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