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94,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宁安
外宁
晏宁
西宁
宁壹
宁生
宁生
燕宁
南宁
皇宁
撄宁
宁愿
宁辑
宁方
宁固
《漢語大詞典》:宁安(寧安)
安定;安宁。《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后汉书·鲁恭传》:“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
分類:安定安宁
《漢語大詞典》:外宁(外寧)
境外安宁。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新唐书·狄仁杰传:“且王者外寧,容有内危。陛下姑敕边兵谨守备,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
分類:安宁
《漢語大詞典》:晏宁(晏寧)
安宁;安然。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将朝圣皇,匪敢晏寧。弭节长騖,指日遄征。” 前蜀 杜光庭 《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中原有焚燎之灾,六合无晏寧之所。”
分類:安宁安然
《骈字类编》:西宁(西宁)
元 马祖常 次韵继学三首 其二 鸡塞西宁外,龙沙北极边。
分类:西宁
《漢語大詞典》:宁壹(寧壹)
见“ 寧一 ”。
《漢語大詞典》:宁一(寧一)
亦作“ 寧壹 ”。 安定统一。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浄,民以寧一。”《宋书·沈文秀传》:“今天下已定,四方寧壹,卿独守穷城,何所归奉?”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策》:“臣伏以今之刑法, 太宗 之刑法也;今之天下, 太宗 之天下也。何乃用於昔,而俗以寧壹,行於今,而人未休和?”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沛然谁能御?四海望寧一。”
分類:安定统一
《漢語大詞典》:宁生
见“ 宁武子 ”。
《漢語大詞典》:宁武子
亦称“ 宁子 ”。亦称“ 宁生 ”。亦称“ 宁武 ”。亦称“ 宁生 ”。 春秋 卫 大夫 宁俞 ,谥 武子 。论语·公冶长:“子曰:‘ 宁武子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邢昺 疏:“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韜藏其知而佯愚。”后以 宁武子 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后汉书·党锢传·刘祐》:“吾子怀 蘧氏 之可卷,体 宁子 之如愚,微妙玄通,冲而不盈。” 李贤 注:“ 蘧瑗 字 伯玉 , 宁子 名 俞 ,并 卫 大夫。” 晋 卢谌 《赠刘琨一首并书》:“卷异 蘧子 ,愚殊 寗生 。”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直似 王陵 戇,非如 宁武 愚。”
《漢語大詞典》:宁生(甯生)
见“ 宁武子 ”。
《漢語大詞典》:宁武子
亦称“ 宁子 ”。亦称“ 宁生 ”。亦称“ 宁武 ”。亦称“ 宁生 ”。 春秋 卫 大夫 宁俞 ,谥 武子 。论语·公冶长:“子曰:‘ 宁武子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邢昺 疏:“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韜藏其知而佯愚。”后以 宁武子 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后汉书·党锢传·刘祐》:“吾子怀 蘧氏 之可卷,体 宁子 之如愚,微妙玄通,冲而不盈。” 李贤 注:“ 蘧瑗 字 伯玉 , 宁子 名 俞 ,并 卫 大夫。” 晋 卢谌 《赠刘琨一首并书》:“卷异 蘧子 ,愚殊 寗生 。”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直似 王陵 戇,非如 宁武 愚。”
《漢語大詞典》:燕宁(燕寧)
安宁。 宋 苏轼 《永定院修盖舍屋奏告诸帝后祝文》:“眷惟焚燎之餘,少缓增修之役。仰祈昭鉴,永底燕寧。”
分類:安宁
《骈字类编》:南宁(南宁)
唐书地理志南宁州汉夜郎地武德元年开南中因故同乐县置 元史地理志南宁路唐初为南晋州又改邕州又为永宁郡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为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洞镇抚泰定元年改为南宁路军又南宁军唐儋州改昌化郡宋改昌化军又改南宁 元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轸明一统志南宁府禹贡扬州之西南境天文翼 分野
又曲靖军民府南宁县附郭
《漢語大詞典》:皇宁(皇寧)
闲适;安闲。皇,通“ 遑 ”。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惟穡事之将成,而雨淫之不止,腆然省惧,岂敢皇寧?” 宋 曾巩 《诸寺观庙谢晴文》:“比虞水溢,将败岁功;不自皇寧,敢陈恳迫。”
分類:闲适安闲
《國語辭典》:撄宁(攖寧)  拼音:yīng níng
心境平和,不为外境所动。《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國語辭典》:宁愿(寧願)  拼音:níng yuàn
情愿、宁可。形容在不很满意的情况下,衡量利害而作的选择。如:「我宁愿待在家里,也不要在雨天出门逛街。」
《漢語大詞典》:宁辑(寧輯)
(1).安定和睦。隶释·汉荆州刺史度尚碑:“迁 辽东 大守,旬月之间, 薉貉 寧辑。” 宋 范成大 《嘲蚊》诗:“虚空既清凉,家巷得寧辑。”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念蒸民之同柢,岂彼 回 部当为戮民,幸而解怨,则可以寧辑矣。”
(2).安抚;使归顺。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寧辑东夏。”
《漢語大詞典》:宁方(寧方)
安定四方。魏书·高闾传:“用能闢国寧方,征伐四剋。”
分類:安定四方
《漢語大詞典》:宁固(寧固)
(1).犹巩固。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归乎寧固根柢,改易时敝也。”
(2).谓安康长寿。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人主之自爱其身也,亦莫不欲其寿考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