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筦子  拼音:guǎn zǐ
1.春秋时管夷吾。参见「管夷吾」条。
2.书名。学者辑录管子学说而成。参见「管子」条。
《国语辞典》:百家诸子(百家诸子)  拼音:bǎi jiā zhū zǐ
泛指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各家学说。也作「诸子百家」。
《国语辞典》:主知说(主知说)  拼音:zhǔ zhī shuō
1.伦理学上的学说。主张完全真确的认识为道德生活唯一的标准,如苏格拉底、斯宾挪沙均主张此说。
2.美学上的学说。主张美的价值决定于艺术品的内容,亚理斯多德即主张此说。
《国语辞典》:大行其道  拼音:dà xíng qí dào
指某些思想、学说或风气等正在盛行。如:「股票炒作大行其道,助长社会投机的歪风。」
《国语辞典》:短长之说(短长之说)  拼音:duǎn cháng zhī shuō
战国时纵横家策士的学说。《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国语辞典》:大陆板块(大陆板块)  拼音:dà lù bǎn kuài
板块构造学说中,指佔据大陆板块地区板块。
《国语辞典》:静态说(静态说)  拼音:jìng tài shuō
一种宇宙论学说。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即宇宙虽在膨胀,但长久以来即是如此,宇宙既无始点,亦无终点。
《国语辞典》:先天说(先天说)  拼音:xiān tiān shuō
康德的哲学学说。主张先天认识为可能的,又就可适用于对象之先天概念,与由适用此概念而生的原理,各从体系,排比整齐为十二范畴,而宇宙万有皆自此演成。
《国语辞典》:演化论(演化论)  拼音:yǎn huà lùn
说明生物演化的学说或原理,称为「演化论」。如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
《国语辞典》:性恶说(性恶说)  拼音:xìng è shuō
荀子的人性学说主张。认为人性本恶,唯有经过后天的师法教化,礼仪引导,才能化性起伪,改恶向善。《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清。王先谦。集解:「伪,为也,矫也,矫其本性也。」
《国语辞典》:性善说(性善说)  拼音:xìng shàn shuō
孟子的人性学说主张。认为人初生之始,本性即为善。
《国语辞典》:十玄门(十玄门)  拼音:shí xuán mén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学说。华严宗认为一切的现象都互为条件,互相包含,是一个圆融自在的关系。因此立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全门;五、十世隔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以诠释此理,谓之「十玄门」。华严一乘法界图:「上十玄门并皆别异,若教义分齐,与此相应者,即是一乘圆教。」也称为「十玄缘起」。
《国语辞典》:实在论(实在论)  拼音:shí zài lùn
哲学上的一种学说,主张外在的事物与关系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不依托主观的认识能力而存有,且认为一般的概念是真实存在与永恒的。
《国语辞典》:契约说(契约说)  拼音:qì yuē shuō
一种学说思潮。萌芽于希腊时代,经洛克、卢梭等发扬光大。主张宇宙万物为人民所共有,国家必经由人民的同意成立。也称为「民约说」。
《國語辭典》:共产主义(共產主義)  拼音:gòng chǎn zhǔ yì
一种思想或观念,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集体生产、集体拥有的共有制,并认为人类社会应朝向无阶级、无政府、无国家的境界迈进。通常指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于十九世纪中期倡议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