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思怀(思懷)
(1).谓胸中的学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江思悛 思怀所通,不翅儒域。”
(2).情怀。 唐 韦应物 《除日》诗:“思怀耿如昨,季月已云暮。”
(3).怀念。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五:“更数日遂东行,千万爱,不胜思怀也。”
《漢語大詞典》:学侣(學侣)
(1).学友。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臣仰承皇威,训兹学侣;奉扬圣旨,洞晓羣儒。”
(2).犹学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徵君何先生墓志》:“聚徒教习,学侣成羣。”南史·贺琛传:“年将三十,便事讲授…… 彭城 到溉 为行事,闻 琛 美名,命驾相造。会 琛 正讲,学侣满筵。”
(3).指有学识的僧侣。 南朝 梁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詵詵学侣,济济名僧。”
《漢語大詞典》:雄伯
(1).传说中吃鬼魅的神。《后汉书·礼仪志中》:“ 雄伯 食魅。”
(2).指 河伯 , 河神 。喻学识博大精深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诗:“沟水惭 雄伯 , 漳川 仰大巫。”
(1).杰出的人物。三国志·吴志·张紘传“ 紘 著诗赋铭誄十餘篇”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后 紘 见 陈琳 作《武库赋》《应机论》,与 琳 书深叹美之。 琳 答曰:‘自僕在 河 北,与天下隔,此閒率少於文章,易为雄伯。’”魏书·文苑传序:“ 汉 之 西京 , 马 扬 为首称; 东都 之下, 班 张 为雄伯。”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内有 张攀龙 者,本若辈中之雄伯也。”
(2).称雄称霸。伯,通“ 霸 ”。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当 春秋 之时,诸侯力争,各擅雄伯,自相君臣。”参见“ 雄霸 ”。
《漢語大詞典》:雄霸
(1).雄图大略。后汉书·朱儁传:“临官尹人,搢绅有识,莫不忧惧,以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剋济祸乱!”
(2).有作为的霸主或盟主。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大兄英姿挺杰,有雄霸之风, 张 王 之业不足继也。”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眺 孙后 之墓田,寻雄霸之遗武。”
(3).称雄,称霸。 宋 王溥 唐会要·吐藩:“其赞普 弄讚 ,雄霸西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 日本 ﹞已经成了世界上列强之一,他们的武力雄霸 亚洲 。”
《漢語大詞典》:闻识(聞識)
(1).知识;学问。孟子·告子下:“﹝ 乐正子 ﹞多闻识乎?”吕氏春秋·诬徒:“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
(2).指有学识。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今 巖老 极明,极鋭,极智虑,极闻识。”
《漢語大詞典》:学义(學義)
犹学问,学识。后汉书·儒林传·洼丹:“ 丹 学义研深,家宗之,称为大儒。”宋书·向柳传:“ 植 弟 柳 ,字 玄季 ,有学义才能,立身方雅。”世说新语·文学“于时 竺法深 、 孙兴公 悉共听” 刘孝标 注引 庾法畅 《人物论》:“ 法深 学义渊博,名声蚤著。”
分類:学问学识
《漢語大詞典》:家底
(1).古代 勃泥国 的计量单位,一家底合二十两。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太平兴国 二年,其王 向打 遣使 施弩 、副使 蒲亚里 、判官 哥心 等賫表贡大片龙脑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龙脑二十家底、苍龙脑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两。”
(2).指家中长期积累的财产。 崔璇 《在区委会里》:“人家 刘洪文 他们的底垫多厚,我们才积了多少家底?”《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他家五间大瓦房,家底厚实。”
(3).借指个人学识的底子。 吴晗 《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我这样说,决不是夸大,而是认真了解自己的家底。”
《國語辭典》:俭腹(儉腹)  拼音:jiǎn fù
比喻知识浅陋缺乏。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三○三:「俭腹高谭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
《漢語大詞典》:优学(優學)
(1).丰富的学识。《陈书·儒林传·沈不害》:“故能擢秀雄州,扬庭观国,入仕登朝,资优学以自辅;莅官从政,有经业以治身。”
(2).谓学业优异。 宋 欧阳修 《勉刘申》诗:“有司精考覈,中第为公卿。本基在积习,优学登荣名。”
《漢語大詞典》:洽人
学识渊博的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者流,或骚人墨客,游戏笔端,或奇士洽人,蒐罗宇外,纪述见闻,无所迴忌。”
分類:学识渊博
《漢語大詞典》:通智
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文子·明微:“通智得而不劳,其次劳而不病,其下病而益劳。”
《漢語大詞典》:充博
谓学识广博。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 郑举举 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尝与 絳真 互为席纠,而充博非貌者,但负流品,巧谈谐,亦为诸朝士所眷。”
《漢語大詞典》:英博
才智优异而学识广博。《晋书·孙楚传》:“天才英博,亮拔不羣。” 北齐 魏收 《祭荆州刺史阴道方文》:“器则清赏,才惟英博。” 清 侯方域 《吴伯裔伯胤传》:“ 伯裔 为人沉练英博,慷慨负大志。”
《漢語大詞典》:宏识(宏識)
(1).广博的学识;高明的见解。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今 乐安公 懿文茂行,超越朝右,復得足下以宏识清议,相须光润。”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谈》:“故达人宏识,一见 虞 廷揖让,便与三盃酒齐观;巍巍 尧 舜 事业,便与太虚空浮云并寿。”
(2).指学识广博、见解高明的人。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盖 子美 每於絶句,喜对偶耳。臆度如此,更俟宏识。”
《國語辭典》:村学究(村學究)  拼音:cūn xué jiù
1.在乡间私塾中任教的老师。
2.用以讥刺学识浅陋的读书人。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双秀才你是个豫章城落了第的村学究。」
《漢語大詞典》:学涉(學涉)
(1).广学博览。世说新语·文学“ 王东亭 到 桓公 吏,既伏阁下”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珣 学涉通敏,文高当世。”南齐书·孔稚珪传:“ 稚珪 少学涉,有美誉。”魏书·杜铨传:“ 銓 学涉有长者风。”北史·高隆之传:“ 隆之 虽不学涉,而钦尚文雅,搢绅名流,必存礼接。”
(2).指学识修养。北史·裴延儁传:“ 鉴 子 道徽 ,性强正,有学涉。”旧唐书·娄师德传:“ 师德 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