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2,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死孝
举孝廉
入孝
孝事
昭孝
孝称
梁孝
孝节
孝飨
孝门
孝秀
文孝
生孝
兴孝
成孝
《漢語大詞典》:死孝
旧时谓居父母之丧,哀毁几至于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仲雄 曰:‘ 和嶠 虽备礼,神气不损; 王戎 虽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 和嶠 生孝, 王戎 死孝。’”参阅晋书·王戎传
《国语辞典》:举孝廉(举孝廉)  拼音:jǔ xiào lián
汉朝的一种取士制度。指地方官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清廉方正的人出来做官。《三国演义》第一回:「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韵府拾遗 效韵》:入孝
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周书孝义传序若乃绾银黄列钟鼎立于朝廷之间非一族也其出忠入孝䡖生蹈节者则盖寡焉
《国语辞典》:孝事  拼音:xiào shì
表示办理丧事的标志。《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一步步含著眼泪而来,遥望家门,却又不见一些孝事。」
《漢語大詞典》:昭孝
宣扬孝道。国语·楚语下:“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
分類:宣扬孝道
《漢語大詞典》:孝称(孝稱)
尽心行孝的名声。后汉书·朱穆传:“ 穆 字 公叔 。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輒不饮食,差乃復常。”
《韵府拾遗 效韵》:梁孝
齐书豫章王传汉之梁孝宠异列蕃晋之文献秩殊恒序
分类:梁孝
《漢語大詞典》:孝节(孝節)
孝行节操。《魏书·王肃传》:“誓雪怨耻,方展申復,穷諭再期,蔬緼不改,诚季世之高风,末代之孝节也。”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 泉明 有孝节,喜振人之急。”元史·李德辉传:“至郡,崇学校,表孝节,劝耕桑,立社仓,一权度,凡可以阜民者无不为之。” 明 李东阳 《明故谢公墓志铭》:“公读书识理道,承家世,孝节志图不辱。”
分類:孝行节操
《漢語大詞典》:孝飨(孝饗)
同“ 孝享 ”。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太和舞》:“广乐既备,嘉荐既新,述先惟德,孝饗惟亲。”北史·隋纪下·炀帝:“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宋史·乐志十》:“配天作极,孝饗是将。”
《漢語大詞典》:孝门(孝門)
孝悌之家。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真 往见之,大惊,谓诸兄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復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北史·孝行传·阎元明:“少而至孝,行著乡閭……刺史 吕寿恩 列状上闻,詔下州郡,表为孝门。”
分類:孝悌
《分类字锦》:孝秀
见试经注
分类:考试
《韵府拾遗 效韵》:文孝
南史陶季直传褚彦回为尚书令素与季直善彦回卒王俭以彦回有至行欲谥文孝公季直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
《漢語大詞典》:生孝
谓孝子丁忧哀不灭性。晋书·王戎传:“帝谓 刘毅 曰:‘ 和嶠 毁顿过礼,便人忧之。’ 毅 曰:‘ 嶠 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仲雄 曰:‘ 和嶠 虽备礼,神气不损; 王戎 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 和嶠 生孝, 王戎 死孝。’”
《韵府拾遗 效韵》:兴孝(兴孝)
礼记上老老而民兴孝
《韵府拾遗 效韵》:成孝
唐书万敬儒传敬儒庐州人三世同居丧亲庐墓刺血写浮屠书断手二指辄复生州改所居曰成孝乡广孝聚大中时表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