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2,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广孝
孝顺
诚孝
孝女
笃孝
达孝
节孝
行孝
孝和
孝享
克孝
孝履
教孝
崇孝
追孝
《漢語大詞典》:广孝(廣孝)
谓将孝亲之心推及他人。礼记·坊记:“於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衣其衣,君子以广孝也。”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用至於二门之童孺,莫不达广孝之深情。”
《國語辭典》:孝顺(孝順)  拼音:xiào shùn
1.侍奉父母,克尽孝道。《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今皇帝宽仁孝顺,奉循圣绪。」《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做媳妇的不能孝顺爹妈,反累爹妈,我心里不安。」
2.敬献财物。《西游记》第四三回:「小弟一向蒙恩赐居于此,久别尊颜,未得孝顺。」《红楼梦》第二四回:「不用说这香料自然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有孝顺婶婶一个人才合式。」
《漢語大詞典》:诚孝(誠孝)
(1).忠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王利器 集解:“诚孝,即忠孝, 之推 避 隋 讳改。”
(2).出自内心的孝敬。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夫诚孝尽事亲之道,恭俭崇保邦之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箇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國語辭典》:孝女  拼音:xiào nǚ
1.有孝行的女子。《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上虞令度尚奏闻朝廷,表为孝女。」
2.居父母之丧的女子自称。
《漢語大詞典》:笃孝(篤孝)
十分孝顺。《韩诗外传》卷九:“是以君子入则篤孝,出则友贤,何为其无孝子之名。”后汉书·蔡邕传:“ 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 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新唐书·崔沔传:“纯谨无二言,事亲篤孝。”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黄遵:“事母篤孝,凡得画直未尝私畜,供甘旨外,悉归於母。”
分類:孝顺
《國語辭典》:达孝(達孝)  拼音:dá xiào
至孝、最大的孝道。《礼记。中庸》:「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明史。卷一九六。列传。方献夫》:「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周公追王太王王季,子思以为达孝。」
分類:孝道
《國語辭典》:节孝(節孝)  拼音:jié xiào
有节操、有孝行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明日要到王父母那里领先婶母举节孝的坊牌子,顺便交个钱粮。」
《國語辭典》:行孝  拼音:xíng xiào
遵行孝道。《西游记》第一回:「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小人本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非是争财竞产。」
《漢語大詞典》:孝和
孝顺淑和。 宋 范仲淹 《赠大理寺丞蔡君墓表》:“君娶故驾部员外郎 王允巳 之女,赠某县君,以孝和闻。”
分類:孝顺
《漢語大詞典》:孝享
祭祀。易·萃:“王假有庙,致孝享也。”《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孔颖达 疏:“享,献也。聚道既全,可以至於有庙设祭祀而致孝享也。”明史·乐志二:“孝享多仪,格我皇祖。”清史稿·礼志五:“大祀莫重郊坛,孝享莫大配天。”
分類:祭祀
《分类字锦》:克孝
书恪慎克孝
分类:
《漢語大詞典》:孝履
指居丧期间的起居行止。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即日孝履支持,预慰所望,誌文实録,读之感噎。” 宋 苏轼 《与冯祖仁书》之三:“比日孝履何如……岁莫惟更节哀自重。”
《韵府拾遗 效韵》:教孝(教孝)
孝经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骈字类编》:崇孝
礼记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
《漢語大詞典》:追孝
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 孔颖达 疏:“追行孝道於前世文德之人。”礼记·坊记:“脩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奉先帝而追孝。”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追孝不为不严,奉先不为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