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0,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孝孙
孝道
尽孝
孝陵
孝理
孝感
孝恭
非孝
孝廉船
致孝
有孝
孝爱
孝诚
孝王
孝妇
《漢語大詞典》:孝孙(孝孫)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朱熹 集传:“孝孙,主祭之人也。”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晋 傅玄 《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孙之心。”《宋史·乐志八》:“开基握符,正位凝命,於万斯年,孝孙有庆。”
《國語辭典》:孝道  拼音:xiào dào
孝敬父母亲长的精神与原则。《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红楼梦》第四三回:「就是家去了看戏吃酒,也并不是二爷有意,原不过陪著父母尽孝道。」
《國語辭典》:尽孝(盡孝)  拼音:jìn xiào
对父母亲尽孝道。如:「子女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
《國語辭典》:孝陵  拼音:xiào líng
1.明太祖的坟墓,位于南京钟山。
2.清世祖的坟墓,位于河北省遵化县。
《漢語大詞典》:孝理
犹孝道。谓以孝治国教民。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 唐 刘禹锡 《谢上连州刺史表》:“伏荷陛下孝理宏深,皇明照烛。”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权若讷冯澥:“削之无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漢語大詞典》:孝感
旧谓孝行的感应。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復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復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北史·孝行传·王颁:“﹝ 颁 ﹞夜中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宋史·孝义传·易延庆:“ 延庆 居丧摧毁,庐於墓侧,手植松柏数百本,旦出守墓,夕归侍母。紫芝生於墓之西北,数年又生玉芝十八茎。本州将表其事, 延庆 恳辞。或画其芝来京师,朝士多为诗赋,称其孝感。”
分類:孝行感应
《漢語大詞典》:孝恭
孝顺恭谨。书·君陈:“惟尔令德孝恭。” 孔颖达 疏:“孝是事亲之称,恭是身之所行。言其善事父母、行己以恭也。”《孔子家语·弟子行》:“盖 蘧伯玉 之行也,孝恭慈仁。”
分類:孝顺恭谨
《漢語大詞典》:非孝
诋毁、反对孝道。《孝经·五刑》:“非孝者无亲。” 邢昺 疏:“孝者百行之本,事亲为先,今乃非之,是无心爱其亲也。”
《漢語大詞典》:孝廉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载: 晋 吴郡 人 张凭 举孝廉,自负其才,造访 丹阳 尹 刘惔 ,与诸贤清谈,言约旨远,一坐皆惊。 刘 延之上坐,留宿至晓。 张 还船,须臾, 刘 遣使觅 张孝廉 船,同侣惋愕。 刘 与 张凭 即同载诣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抚军称善,即用 张 为太常博士。时人荣之。后遂以“孝廉船”为褒美才士之典。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觐省》诗:“寧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唐 杜甫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云深驃骑幕,夜隔孝廉船。”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抑扬中散曲,飘泊孝廉船。” 郁达夫 《留别沈涛青》诗:“醉来情易动,泣上孝廉船。”
《分类字锦》:致孝
礼记养耆老以致孝
分类:养老
《国语辞典》:有孝  拼音:yǒu xiào
居丧。《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换下这个来。」也称为「有服」。
分类:有孝居丧
《漢語大詞典》:孝爱(孝愛)
孝敬爱重。礼记·文王世子:“战则守於公禰,孝爱之深也。” 孔颖达 疏:“载主将行,示不自专,是孝也,使守而尊之,是爱也,乃是孝爱之深也。”
《漢語大詞典》:孝诚(孝誠)
孝敬的诚心。新唐书·孝友传·李兴:“坟左作小庐,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顿踊,昼夜哭诉。孝诚幽达,神为见异,庐上产紫芝、白芝,庐中醴泉涌。”《宋史·乐志九》:“嘉觴祗荐,明德惟馨,祖考来格,享兹孝诚。”
分類:孝敬诚心
《漢語大詞典》:孝王
古代帝王祭祀时对祖先的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孔颖达 疏:“内事宗庙是事亲,事亲宜言孝,故升阼阶祭庙则祝辞云:‘孝王某。’某,为天子名也。”
《漢語大詞典》:孝妇(孝婦)
(1).尽孝道的媳妇。汉书·于定国传:“ 东海 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明史·列女传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毙,躬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进,姑啖之愈。远近称孝妇。”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妇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谤,犹飞六月之霜。”
(2).旧称居丧中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