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昭在
毛病
有着
基因
消失
长患
永恒
游离
客观
生次
气态
绝种
张力
形废
现实
《漢語大詞典》:昭在
光辉地存在。 郭沫若 《星空》诗:“你们的精神,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 冰心 《晚晴集·悼郭老》:“你的精神,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
分類:光辉存在
《國語辭典》:毛病  拼音:máo bìng
1.马旋毛之恶旋,最为病害,谓之「毛病」。宋。徐咸《相马经。旋毛图》:「凡毛氄软温润有文理,未易见,故此图善旋五,所谓若灭若没,若亡若失也。恶者粗逆易见,故此图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
2.引申作人的缺点,瑕疵或事物的弊端问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著实是个行家。」《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3.疾病。如:「你那里有毛病?」
《漢語大詞典》:有着
存在着;具有。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國語辭典》:基因  拼音:jī yīn
控制生物或病毒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携带遗传讯息的核酸序列。
《國語辭典》:消失  拼音:xiāo shī
消逝不见。如:「他的身影消失在黑暗的角落。」「这份激情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漢語大詞典》:长患(長患)
长期存在的祸患。晏子春秋·外篇上十四:“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国之长患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今四夷内侵,不攘,万世必有此长患。”
《國語辭典》:永恒(永恆)  拼音:yǒng héng
恒久不变、永远存在。如:「以诚相待是友谊永恒的要件。」
《國語辭典》:游离(游離)  拼音:yóu lí
1.化学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化合而单独存在的状态,如游离硫。
2.在化学上特指产生离子的过程。
3.离开依附的事物而存在。如:「他是个游离分子。」
《國語辭典》:客观(客觀)  拼音:kè guān
1.外观。表现在外的威仪风范。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毋冉贱,雄妻任养为子,少攻学问,有客观。」
2.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加上个人意见。如:「既然是为人调解纷争,就要保有客观的立场。」
3.独立于意识或精神而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如:「人类想要改变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恐怕是办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生次
生命的存在。 唐 元稹 《海侄等书》:“日夜思之,若忘生次。”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追念顾復,若亡生次。”
分類:生命存在
《國語辭典》:气态(氣態)  拼音:qì tài
物质以气体形态存在。其特点是无固定的体积、形状,可充满任何容器。
《國語辭典》:绝种(絕種)  拼音:jué zhǒng
生物的种类断绝灭亡,不再生存于世界。如:「恐龙早已绝种。」
《國語辭典》:张力(張力)  拼音:zhāng lì
1.绳子或物体因受外力作用而长度变长,其内部产生的恢复力。
2.艺术作品中,介于抽象与具体之间、全体与各个之间、字语的狭义与广义之间等的制衡力量。如:「戏剧张力」。
《漢語大詞典》:形废(形廢)
犹言忘却己身之存在。列子·汤问:“唯 黄帝 与 容成子 居 空峒 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 嵩山 之阿。” 张湛 注:“所谓心同死灰,形若枯木。”
《國語辭典》:现实(現實)  拼音:xiàn shí
1.存在于眼前的事实及状况。如:「现实的条件有利于他。」
2.说人势利短视。如:「过于现实,一味趋炎附势,只会令人憎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