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字典  拼音:zì diǎn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体例编次,并解释文字音义形体,以备查检的工具书。如《康熙字典》、《韦氏大字典》。
《国语辞典》:联绵字典(联绵字典)  拼音:lián mián zì diǎn
书名。近人符定一著,三十六卷。此书多收六朝以前双声、叠韵、叠音的词,共二万馀条。按部首编排,用反切注音,若意义有所不同,则分条注释,一一引书證明。引證详实,分析细密。惟其缺点在字体拘泥于说文解字,体例仍未尽善。
《国语辞典》:中华大字典(中华大字典)  拼音:zhōng huá dà zì diǎn
书名。欧阳溥存、陆费逵主编,为《康熙字典》后所编的另一部大字典。西元一九一五年出版,共收四万八千多字,按二百一十四个部首排列,以反切和直音注音,分条解释字义,引例注明篇名,以便核对原文。并收籀、古、省、或、俗、讹诸体,一一辨明。较《康熙字典》详备。
《漢語大詞典》:字典纸(字典紙)
一种高级薄型书籍纸。纸页较薄,洁白细致,强韧耐折,不透明性好。常用于印刷字典、词典、手册等篇幅较多、使用率较高的书籍。
《国语辞典》:电子字典(电子字典)  拼音:diàn zǐ zì diǎn
利用数位化语料库,并采用电脑程式加以检索,成果多以电脑档案呈现的字典。如英汉电子字典。也作「电脑字典」。
《國語辭典》:活字典  拼音:huó zì diǎn
指知识渊博,无所不知的人。如:「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简直就是一本活字典。」
《国语辞典》:康熙字典  拼音:kāng xī zì diǎn
书名。清康熙时敕撰,四十二卷,由张玉书等编撰。为重要字书,分十二集,二百一十四部,收四万七千馀字。
《国语辞典》:字谱(字谱)  拼音:zì pǔ
1.以文字表示演奏手法,例如琴曲《碣石调。幽兰》为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谱。古乐谱中又有律吕字谱与宫商字谱用以表示音的高低。
2.字典。如宋元以来俗字谱。
《國語辭典》:韵书(韻書)  拼音:yùn shū
将同韵的文字分类编辑的字书。目的在检查字的音韵。如古代的《广韵》、现代的《中华新韵》等。
《國語辭典》:辞书(辭書)  拼音:cí shū
传统对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的统称。如:「学习语文,手边一定要备有几部辞书。」
《國語辭典》:部首  拼音:bù shǒu
字典、词典按照字形结构,取形体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作为查字的依据,所分的部类,称为「部首」。如人、口、言、金、马等。
《國語辭典》:字汇(字彙)  拼音:zì huì
1.单字、语词。如:「语文试题中,往往有字汇测验这一个项目。」
2.书名。明梅膺祚撰,十四卷。变易说文及玉篇之部首,而依楷体分部,简而便用,颇适于通俗检查,《正字通》、《康熙字典》多从其例。
《國語辭典》:义项(義項)  拼音:yì xiàng
字典词典中,同一个词目内按意义的差别,列举出的各个项目。如:「这个词同时存在有本意和引申义,其义项必须分成两个。」
《国语辞典》:金文编(金文编)  拼音:jīn wén biān
书名。近人容庚撰。为辑录金文形体的字典,分正续两编,正编收殷周金文,续编收秦汉金文,其分别部居,略依《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