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字体(字體)  拼音:zì tǐ
1.字体的笔画间架。如行书、草书。也作「书体」。
2.书法的派别。如颜字体、赵字体。
《漢語大詞典》:禁字体(禁字體)
见“ 禁体 ”。
《國語辭典》:禁体(禁體)  拼音:jìn tǐ
一种遵守特定禁例而写作的诗歌。宋代欧阳修在汝阴作太守时,曾会客赋雪,为突出主题,规定诗中不得出现玉、月、梨、梅、练、白、舞、鹅、鹤、银等词。典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九。六一居士上》。后泛指诗家在作诗时,预定禁用某某等字,称为「禁体」。
《国语辞典》:国民常用字标准字体表(国民常用字标准字体表)  拼音:guó mín cháng yòng zì biāo zhǔn zì tǐ biǎo
教育部委托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研订之标准字体表。于民国六十八年八月一日至七十一年七月公告试用,并于七十一年九月一日正式公告启用。一共收常用国字四八○八字。
《国语辞典》:标准字体(标准字体)  拼音:biāo zhǔn zì tǐ
经过整理、确定写法标准的字体。有如唐代人所称的「字样」。教育部曾委托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研订常用、次常用、罕用国字标准字体,并于民国七十一年九月公布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七十一年十二月公布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七十二年十月公布罕用字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