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婴儿(嬰兒)  拼音:yīng ér
1.初生的幼儿。《老子》第二○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
2.道家称铅为婴儿,水银为奼女。《西游记》第一九回:「婴儿奼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國語辭典》:婴孩(嬰孩)  拼音:yīng hái
婴儿、孩童。比喻年幼。《薛仁贵征辽事略》:「臣虽年迈,辽兵尚若婴孩,愿陛下无虑。」
分類:婴孩幼儿
《國語辭典》:晏婴(晏嬰)  拼音:yàn yīng
人名。(?~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齐人。历事灵公、庄公,相齐景公。尚俭力行,为当时名臣。谥平,史称为「晏平仲」,后人尊称为「晏子」。
《漢語大詞典》:婴城(嬰城)
谓环城而守。战国策·秦策四:“ 小黄 、 济阳 婴城,而 魏氏 服矣。” 鲍彪 注:“婴,犹縈也,盖二邑环兵自守。”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婴,以城自绕。”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一:“去秋詔下诛 东平 ,官军四合犹婴城。” 明 归有光 《御倭议》:“不御之於陆,则婴城而已。”
分類:环城
《國語辭典》:婴疾(嬰疾)  拼音:yīng jí
为疾病所困。《晋书。卷一二四。慕容云载记》:「吾婴疾历年,卿等所知,愿更图之。」
《国语辞典》:程婴(程婴)  拼音:chéng yīng
人名。春秋晋人,生卒年不详。与赵朔友善,屠岸贾杀赵朔,灭其族,朔客公孙杵臼与婴谋,杵臼负他人子匿于山中,婴出首告匿处,攻而杀之,婴乃别匿赵氏真孤,后立为赵后,是为赵武,遂灭屠氏,婴亦自杀,以报杵臼。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分类:人名友善
《國語辭典》:子婴(子嬰)  拼音:zǐ yīng
人名。生卒年不详。秦始皇太子扶苏之子,赵高弑二世胡亥后立之,去帝号,改称王,在位四十六日,刘邦兵至,子婴素车白马以降。后为项羽所杀。
《漢語大詞典》:孩婴(孩嬰)
幼儿;幼小。隶释·汉童子逢盛碑:“捬育孩婴,弱而能言。”黄庭内景经·呼吸:“延我白首返孩婴。”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诗:“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新唐书·李训传:“是时暴尸旁午,有詔弃都外,男女孩婴相杂厠。”
分類:幼儿幼小
《韵府拾遗 庚韵》:自婴(自婴)
易林不失私情以利自婴丘陵操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國語辭典》:婴鳞(嬰鱗)  拼音:yīng lín
传说龙喉下逆长著尺把长的鳞片,若有人触犯鳞片,龙必怒而杀人。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故后世将臣子勇于谏诤而冒犯君主威严,或触怒有强权的人而招致杀身者,称为「婴鳞」。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也作「批逆鳞」。
《漢語大詞典》:婴孺(嬰孺)
幼儿。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皇后出宫中粧匳银盆各二,并皇子 满哥 三人,谓宰臣曰:‘……今宫中有者,粧匳、婴孺而已,可鬻之给军。’” 明 方孝孺 《卧云楼记》:“处乎林泉而忻然,若都卿相之位;登乎耆艾而燁然,常有婴孺之容。”
分類:幼儿
《国语辞典》:窦婴(窦婴)  拼音:dòu yīng
人名。(?~西元前131)字王孙,西汉观津人。文帝窦后之侄。武帝时为丞相,尊崇儒术。七国之乱,被景帝封为大将军,乱平,以功封魏其侯,后为营救灌夫,触怒景帝后,弃市而死。
《韵府拾遗 庚韵》:相婴(相婴)
罗隐诗两鬓已衰时未与数峰虽在病相婴
《漢語大詞典》:婴缠(嬰纏)
缠绵。 前蜀 杜光庭 《马师穆尚书土星醮词》:“灾危重叠,疾厄婴缠,徒访三医,未祛久疾。”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第三表》:“顾老疾之婴缠,荷圣恩之稠沓。”
分類:缠绵
《漢語大詞典》:婴怀(嬰懷)
犹萦怀。谓牵挂在心。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党怀英:“遂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
分類:萦怀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