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自行车马球(自行车马球)  拼音:zì xíng chē mǎ qiú
一种具有高度娱乐性的活动。参加者骑在自行车上,彼此保持三英呎的距离,以球棒槌击塑胶球,进球计分,一队四人,每场球赛分两巡,每巡十或二十分钟。
《国语辞典》:中央商业区(中央商业区)  拼音:zhōng yāng shāng yè qū
都市金融、行政、娱乐和文化的集中区。特点为地价高、商家多、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如:「台北市的东区已成为中央商业区。」
《国语辞典》:狄斯奈乐园(狄斯奈乐园)  拼音:dí sī nài lè yuán
美国娱乐大王华德狄斯奈于西元一九五五年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附近,开辟的一所儿童游乐园地。全园分成主街、冒险岛、边疆、幻想城、明日世界五个区,布置儿童故事书上的各种仙境与幻境,将教育、人生、新知与旧闻揉合一处,予游人欢乐与启示。近年又在日本东京、佛罗里达州奥伦多市及法国巴黎市附近分设乐园。也译作「狄斯耐乐园」。
《国语辞典》: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  拼音:xiāng gǎng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
香港政府为提供香港市民有机会观赏世界各地优秀之艺术及娱乐电影所办的活动,于每年的三月或四月举行,参展影片约一百部,分别来自香港及欧洲、美洲、亚洲。
《国语辞典》:大众传播功能(大众传播功能)  拼音:dà zhòng chuán bò gōng néng
大众传播可以担任守望环境、联系社会、传递文化与提供娱乐等功能。
《国语辞典》:寓教于乐(寓教于乐)  拼音:yù jiào yú lè
在娱乐中寄托教育的作用。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教条式的教育方式,效果来得大。」
《国语辞典》:娱乐场所(娱乐场所)  拼音:yú lè cháng suǒ
供人娱乐游戏的地方。如:「春节期间,常见父母带著小孩去娱乐场所游玩,享受天伦之乐。」
《国语辞典》:馀兴节目(馀兴节目)  拼音:yú xìng jié mù
在主要事情结束后,所从事用以助兴的娱乐活动或节目。如:「同学会聚餐完毕后,大家决定轮流上台唱歌做为馀兴节目。」
《国语辞典》:博古儿(博古儿)  拼音:bó gǔ ér
1.弹古琴、下围棋等文艺娱乐。
2.画上的香炉、帽筒、如意、掸瓶等图形。
《国语辞典》:歌舞片  拼音:gē wǔ piàn
一种以歌唱舞蹈为主的娱乐影片。
《国语辞典》:弹子房(弹子房)  拼音:dàn zi fáng
设置撞球供人游戏娱乐的场所。也称为「撞球场」。
《国语辞典》:多功能厅(多功能厅)  拼音:duō gōng néng tīng
大陆地区指现代化的大饭店中所设可供餐饮、会议、娱乐等多功能的厅堂。
《国语辞典》:吃喝嫖赌(吃喝嫖赌)  拼音:chī hē piáo dǔ
泛指男人所从事的不正当娱乐。《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至,已经算走到下坡路上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了,在家还时时闯祸。」
《国语辞典》:耍狗熊  拼音:shuǎ gǒu xióng
1.使熊表演杂耍,以娱乐观众。
2.比喻玩弄人。
《漢語大詞典》:宫廷舞
皇室贵族宴享娱乐或祭祀用的舞蹈。大多取材于民间,经过宫廷艺人加工而成。形式华丽,风格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