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3,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武威
威震
军威
威惠
威加
风威
威信
威行
灵威
威命
神威
威柄
明威
严威
扬威
《漢語大詞典》:武威
(1).军事威力。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史记·秦始皇本纪》:“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
(2).古代将军名号。 唐 李商隐 《少将》诗:“族亚 齐 安陆 ,风高 汉 武威 。”此指武威将军 刘尚 。
《國語辭典》:威震  拼音:wēi zhèn
力道和气势足以震动他人。如:「他当年凭这套拳法威震八方。」《汉书。卷三四。韩彭英卢吴传。韩信》:「名闻海内,威震诸侯。」
《國語辭典》:军威(軍威)  拼音:jūn wēi
军令的威严或指军队的士气。《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操掣剑亲斩于城下,遂自下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
《漢語大詞典》:威惠
(1).犹威福。谓持势弄权。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而 竇宪 矜三捷之効,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参见“ 威福 ”。
(2).犹威恩。声威和恩泽。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 隋 室无主,海内鼎沸,以公威惠,号令 岭 表。”明史·把匝剌瓦尔密传:“ 顺帝 之世,天下多故, 云南 僻远,王抚治有威惠。”
《國語辭典》:威福  拼音:wēi fú
1.刑赏。语本《书经。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2.作威作福。《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下无威福之吏,邑无豪侠之杰。」《三国演义》第四回:「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韵府拾遗 麻韵》:威加
诗序五曰雅疏天子则威加四海齐正万方政教所施皆能齐正故名之为雅
《漢語大詞典》:风威(風威)
(1).风的威力。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唐 杜甫 《夜》诗:“絶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清 顾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不出风威灭,无营日影徐。”
(2).指风发出威力。 清 季开生 《十月初六发榆中抵鱼河驿》诗:“振野凉风扑马飞,孟冬絶塞已风威。”
(3).指教育风化的声势、威力。后汉书·循吏传·王涣:“在 温 三年,迁 兗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 关 辅,风威入塞垣。”《好逑传》第十回:“老恩臺大人,风威霜厉,远邇肃然,治晚生怎敢以私相干?”
(4).威势。南齐书·薛渊戴僧静等传论:“观兹猛毅,藉以风威,未必投车挟舟,然后胜敌。”
(5).犹威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精神顿生:“帝见 张九龄 风威秀整,异於众僚。”
《國語辭典》:威信  拼音:wēi xìn
威严与信用。《晋书。卷四二。王浑传》:「浑与吴接境,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明史。卷三二九。西域传一。哈密卫传》:「否则羁其使臣,发兵往讨,庶威信并行,贼知敛戢。」
《漢語大詞典》:威行
(1).武力行为。国语·晋语六:“杀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威行为不仁,事废为不知。”
(2).指道德行为。史记·礼书:“治辨之极也,彊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张守节 正义:“以礼义导天下,天下伏而归之,故为威行之道也。”
(3).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提学宪臣革复:“提学宪臣,累朝无之,盖国初最重教职。一切儒生殿最,俱校官主之,以此威行一方,至出监司上。” 陈炽 《议院》:“ 英 人剏之于前, 德国 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漢語大詞典》:灵威(靈威)
(1).威灵,威势。《史记·乐书》:“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王旅南征,阐耀灵威。”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只愿你检验轮迴,速显灵威。”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书表》:“他们都不过是些散仙,终日游戏,不似天君总制江河,灵威显赫。”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故庶人鬼没有贵族鬼那样的灵威赫赫,倒是实在的。”
(2).“ 灵威仰 ”的省称。艺文类聚卷五引 汉 刘桢 《大暑赋》:“ 羲和 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 灵威 参垂步朱轂。”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之一:“东郊事平秩,仲月祀 灵威 。”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 灵威 。” 清 唐孙华 《立夏日抱灌轩雨坐周羽良乐友顾峙宗枉过小饮》诗:“摘来梅子青犹小,落尽篱花緑正肥。最惜芳菲好时节,悤悤把酒送 灵威 。”
(3).“ 灵威丈人 ”的省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未受 灵威 之简,难逢 苍水 之精,榜人再唱,客子数惊。”
分類:威灵威势
《漢語大詞典》:威命
(1).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
(2).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 楚 可败也。”
(3).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 、 河间 、 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國語辭典》:神威  拼音:shén wēi
神奇的威力。《西湖佳话。岳坟忠迹》:「贼众齐上,岳公转起神威,大喝一声,就如平地起一个霹雳,手起枪落,只是杀人。」
《漢語大詞典》:威柄
威权,权力。鹖冠子·学问:“处兵者,威柄所持,立不败之地也。”后汉书·丁鸿传:“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可假人。” 李贤 注:“威柄,谓《周礼》之八柄,即爵、禄、生、置、予、夺、废、诛也。” 宋 曾巩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之二:“ 和熹 未寤还威柄, 明德 犹疎抑外家。” 清 谭献 《〈金元诗录〉序》:“感威柄之褻越,悼徵赋之繁重。”
分類:威权权力
《國語辭典》:明威  拼音:míng wēi
恩赏刑罚。《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孰云匪惧,仰肃明威。」《文选。刘琨。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漢語大詞典》:严威(嚴威)
(1).严肃而威重。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儼恪,非所以事亲也。” 孔颖达 疏:“严谓严肃,威谓威重。”
(2).敬畏。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瀆齐盟,无有严威。” 韦昭 注:“严,敬也;威,畏也。”
(3).犹威力,威势。《后汉书·张酺传》:“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復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伤秋荼之密网,惻夏日之严威。”《杀狗记·雪中救兄》:“严威正加,满空中如盐撒下。” 鲁迅 《彷徨·伤逝》:“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
《國語辭典》:扬威(揚威)  拼音:yáng wēi
显出威力。《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