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姑姊  拼音:gū zǐ
称谓。称父亲的姊姊。《左传。襄公十二年》唐。孔颖达。正义:「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
《韵府拾遗 虞韵》:有姑
春秋逆妇于齐注称妇有姑之辞
《國語辭典》:姑姑  拼音:gū gu
1.称谓。称父亲的姊妹。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你和姐姐在铺儿里坐,我往姑姑家里走一遭去也。」也称为「姑妈」、「姑母」。
2.小姑。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一折:「姑姑,父亲唤你哩,咱见去来。」
3.尼姑、道姑。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道士每住满全真院,庄家每閒看神仙传,姑姑每屯满七真堂。」
《漢語大詞典》:先姑
称丈夫的亡母。国语·鲁语下:“吾闻之先姑曰:‘君子能劳,后世有继。’” 韦昭 注:“夫之母曰姑,殁曰先姑。”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復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
分類:丈夫亡母
《漢語大詞典》:姑胥
见“ 姑苏 ”。
《國語辭典》:姑苏(姑蘇)  拼音:gū sū
江苏省吴县的旧称。参见「吴县」条。
《國語辭典》:藐姑射  拼音:miǎo gū yè
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分類:仙女山名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國語辭典》:姑舅  拼音:gū jiù
1.一家的父亲与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姊弟的亲属关系。《红楼梦》第二○回:「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
2.称谓。称夫婿的父母。唐。于濆〈宫怨〉诗:「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分类字锦》:姑蔑
左传哀公十三年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馀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雠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入吴注姑蔑越地今东阳大宋县
《國語辭典》:村姑  拼音:cūn gū
乡村姑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寒舍村姑,硬当了几番鬼役。」也作「村女」。
《高级汉语词典》:君姑
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
《國語辭典》:慈姑  拼音:cí gū
1.称谓。妻子称丈夫的母亲。《文选。卷五七。哀。潘岳。哀永逝文》:「嫂侄兮慞惶,慈姑兮垂矜。」李善注引《尔雅》:「妇称夫之母曰姑。」《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自从张金凤进门之后,在安太太是本不曾生得这等一个爱女,在张姑娘是难得遇著这等一位慈姑。」
2.植物名。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中国大陆。生于水中,根茎根走,末端膨大成球茎。挺水叶箭形,钝头,柄长,秋季开白花,为圆锥花序。球茎也称为「慈姑」,可供食用。也作「茨菰」。
《漢語大詞典》:姑徇
姑息徇私。 清 侯方域 《重学校策》:“无容伪,容伪者褫不旋踵;无姑徇,姑徇者罚不移刻。”
分類:姑息徇私
《漢語大詞典》:鲍姑(鮑姑)
相传为 晋 鲍靓 女, 葛洪 妻,多行灸于南海。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崔煒 ﹞又问曰:‘昔四女云 鲍姑 ,何人也?’﹝夫人﹞曰:‘ 鲍靚 女, 葛洪 妻也。多行灸於南海。’ 煒 方叹骇昔日之嫗耳。” 清 丘逢甲 《鲍姑祠》诗:“满目江山海气阴, 鲍姑 祠畔客登临。”亦称“ 鲍家姑 ”。 清 陈维嵩 《法驾导引·曹南耕表弟礼斗甚虔词以纪之》词之二:“ 毛女 弄琴红捍拨, 井公 戏博紫樗蒱,閒话 鲍家姑 。”
分類:葛洪南海
《骈字类编》:养姑(养姑)
诗灵台序疏辟雍大射养姑之处以韩诗外传事老养姑以化民升贤赏功 劝善
《漢語大詞典》:麻姑爪
麻姑 的手。 宋 苏辙 《赠吴子野道人》诗:“道成若见 王方平 ,背痒莫念 麻姑 爪。”后指美女子灵巧、纤长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