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银海雁飞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例句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杜甫 骊山
典故
相关人物
正始遗音
玉振于江表
相关人物
王敦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50~
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南朝宋·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曰:「玠至武昌见王敦,敦与之谈论,弥日信宿。敦顾谓僚属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今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悟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南朝宋·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曰:「玠至武昌见王敦,敦与之谈论,弥日信宿。敦顾谓僚属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今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悟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典故
相关人物
赭君山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齐人徐韨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韨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齐人徐韨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韨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例句
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李群玉 洞庭风雨二首之一
典故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竹里琴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参考典故
竹林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例句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
典故
相关人物
追风骠
追风骥
相关人物
元琛
秦始皇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鸟兽》
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影,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影,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
琛在秦州,多无政绩。遣使向西域求名马,远至波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骥」。
琛在秦州,多无政绩。遣使向西域求名马,远至波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骥」。
例句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杜甫 徒步归行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59~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服虔曰:「龙,人之先象也,言王亦人之先也。」应劭曰:「祖,人之先。龙,君之象。」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服虔曰:「龙,人之先象也,言王亦人之先也。」应劭曰:「祖,人之先。龙,君之象。」
典故
相关人物
祖洲灵草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海内十洲记》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向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摄楼等入海寻祖洲。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向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摄楼等入海寻祖洲。
《國語辭典》:始终(始終) 拼音:shǐ zhōng
1.开始和结局。《庄子。田子方》:「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晋。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也作「终始」。
2.自始至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宠敬日隆,始终无衰。」
3.事情的本末和原委。《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冑玄所违,焯法皆合;冑玄所阙,今则尽有。隐括始终,谓为总备。」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我这里絮叨叨言始终,你那里假惺惺做耳聋,甘落人彀中。」
4.终究、还是。如:「警察埋伏了半天,歹徒却始终没再出现。」《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这些异路功名,弄来弄去,始终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
2.自始至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宠敬日隆,始终无衰。」
3.事情的本末和原委。《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冑玄所违,焯法皆合;冑玄所阙,今则尽有。隐括始终,谓为总备。」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我这里絮叨叨言始终,你那里假惺惺做耳聋,甘落人彀中。」
4.终究、还是。如:「警察埋伏了半天,歹徒却始终没再出现。」《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这些异路功名,弄来弄去,始终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
《漢語大詞典》:正始
(1).正其始。《文选·卜商〈毛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刘良 注:“正始之道,谓正王道之始也。”《国语·周语下》“故名曰黄鐘” 三国 吴 韦昭 注:“黄鐘初九,六律之首,故六律正色为黄鐘之名,重元正始之义也。” 清 方苞 《读〈行露〉》:“此害义伤教不近於人情,而可列正始之风,以为教於闺门、乡党、邦国与?”
(2).合乎礼仪、法则之始。《穀梁传·定公元年》:“ 昭公 之终,非正终也; 定 之始,非正始也。”《元典章·诏令一·世祖皇帝》:“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卢 骆 王 杨 ,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同沿 陈 隋 之遗;骨气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
(3). 三国 魏 齐王 芳 的年号。当时玄风渐兴,士大夫唯 老 庄 是宗,竞尚清谈,世称“正始之风”。当时诗人 嵇康 、 阮籍 等的诗,称为“正始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采縟於 正始 ,力柔於 建安 。” 五代 齐己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诗之一:“ 贾岛 存 正始 , 王维 留格言。” 吴梅 《信阳题〈何大复集〉》诗:“ 正始 流风沫,奇才吾道光。”参见“ 正始体 ”。
(2).合乎礼仪、法则之始。《穀梁传·定公元年》:“ 昭公 之终,非正终也; 定 之始,非正始也。”《元典章·诏令一·世祖皇帝》:“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卢 骆 王 杨 ,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同沿 陈 隋 之遗;骨气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
(3). 三国 魏 齐王 芳 的年号。当时玄风渐兴,士大夫唯 老 庄 是宗,竞尚清谈,世称“正始之风”。当时诗人 嵇康 、 阮籍 等的诗,称为“正始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采縟於 正始 ,力柔於 建安 。” 五代 齐己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诗之一:“ 贾岛 存 正始 , 王维 留格言。” 吴梅 《信阳题〈何大复集〉》诗:“ 正始 流风沫,奇才吾道光。”参见“ 正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