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如愿(如願)  拼音:rú yuàn
1.达成心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氏又念昔日朝夜祷祈观世音暗中保佑,幸得如愿,夫妇重谐。」
2.传说中彭泽湖神的女婢。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
3.相传为财神爷最早的称谓。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漢語大詞典》:乞如愿(乞如願)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有商人过 清湖 ,见 清湖君 ,君问所须,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 如愿 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 如愿 晚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繫绵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后用为典故。 宋 黄庭坚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政当为公乞 如愿 ,作书远寄 宫亭湖 。” 元 揭傒斯 《小孤山次韵》:“ 丰城 客子无一钱,但当作诗乞 如愿 。”参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太平广记卷二九二引《博异录·欧明》
《漢語大詞典》:打如愿(打如願)
见“ 打灰堆 ”。
《國語辭典》:打灰堆  拼音:dǎ huī duī
古时除夕将晓前,以杖打粪壤以求福。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诗序〉:「除夜将晓,鸡且鸣,婢获持杖击粪壤,致词以祈利市,谓之『打灰堆』。此本彭蠡清洪君庙中打如愿故事。」
《国语辞典》:但求如愿(但求如愿)  拼音:dàn qiú rú yuàn
只求能如自己所愿。庐陵商人欧明,每经彭泽湖,则投舟中所有于湖以为礼。经过数年,湖神青洪君感念其多礼,而问其所需,欧明只求青洪君一婢女如愿。欧明得如愿后,数年大富。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
《國語辭典》:如愿以偿(如願以償)  拼音:rú yuàn yǐ cháng
比喻志愿得以实现。《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在抚台面前替他说了许多好话,后来巴祥甫竟其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漢語大詞典》:遂愿(遂願)
满足愿望;如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漕矩吒国:“信求者遂愿,轻蔑者招殃。” 元 袁桷 《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南还幸遂愿,永雪洗耳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生 河南 侯朝宗 ,一向渴慕,今才遂愿。”
《國語辭典》:有时(有時)  拼音:yǒu shí
偶尔。《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红楼梦》第五七回:「有时宝玉睡去,必从梦中惊醒,不是哭了说黛玉已去,便是说有人来接。」
《國語辭典》:未遂  拼音:wèi suì
没有达成。如:「未遂其志」、「杀人未遂」。《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
《漢語大詞典》:从意(從意)
犹遂意,如愿;随从己意。《汉书·王莽传中》:“苇然閔 汉氏 之终不可济,斖斖在左右之不得从意,为之三夜不御寝,三日不御食。” 颜师古 注:“言欲助 汉 室而迫天命,不得从其本意也。” 晋 王羲之 《农敬亲帖》之三:“情事不得从意,可叹可叹!” 唐 张怀瓘 《书议》:“临事制宜,从意适便。”
《漢語大詞典》:捐免
清 代进入仕途手续繁复,如愿捐银,可以减免,谓之“捐免”。清史稿·选举志七:“试俸、歷俸、实授、保举、试用、离任引见、投供验看、迴避得捐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况且一捐陞了,到了引见时,那一笔捐免、保举的费是很可观的。”
《漢語大詞典》:果意
遂意,如愿。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今若更欲 西京 ,请便计度收取。若难果意,冀为报示。”
分類:遂意如愿
《国语辞典》:不遂心  拼音:bù suì xīn
不能称心如愿。《红楼梦》第六八回:「小人不遂心,诽谤主子,亦是常理。」
分类:称心如愿
《国语辞典》:适得其所(适得其所)  拼音:shì dé qí suǒ
形容与所住的处所或所得职位恰好如愿、相称。如:「他擅长规划与统计分析,被调至企划组真是适得其所。」
《国语辞典》:好事多妨  拼音:hǎo shì duō fáng
喜庆美好的事,往往要经过很多波折才能如愿。常用来指男女佳期不顺。元。吴弘道〈梅花引。兰蕊檀心仙袂香套。紫花儿序〉曲:「锦绣心肠,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也作「好事多磨」、「好事多魔」。
《国语辞典》:好事多魔  拼音:hǎo shì duō mó
喜庆美好的事,往往要经过很多波折才能如愿。常用来指男女佳期不顺。《红楼梦》第一回:「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也作「好事多磨」、「好事多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