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奸奸(姦姦)
以奸邪的手段对付奸邪。 汉 扬雄 《法言·吾子》:“ 孔子 之道,其较且易也。或曰:童而习之,白纷如也。何其较且易?曰:谓其不姦姦,不诈诈也。如姦姦而诈诈,虽有耳目,焉得而正诸。” 李轨 注:“姦姦者,以姦欺姦。”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三:“薄夫何苦事姦姦,一室琴书自解颜。”
分類:奸邪对付
《漢語大詞典》:倾崄(傾嶮)
倾险,奸邪险恶。 宋 王明清 《挥麈馀录》卷二:“駔卒鈐奴,一时倾嶮,不足比数。”
分類:奸邪险恶
《漢語大詞典》:邪幸
奸邪而受宠的人。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政出多门,事归邪幸。”
分類:奸邪受宠
《漢語大詞典》:憸薄
奸邪浮薄。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其壻 张博济 亦憸薄自肆,为户部郎中……有司不敢言。”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所用皆憸薄少年,天下骚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二》:“其中亦有心相孚、行相契者,不过十中之一二,而败羣背义,憸薄无行之人,亦已滥竽其中矣。”
分類:奸邪浮薄
《漢語大詞典》:憸利
奸邪利口。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孔 传:“言憸利小民,尚相顾於箴诲。”说文·心部:“憸,憸詖也。憸利於上,佞人也。” 王筠 句读:“憸利亦连语也…… 汉 时恒言。”旧唐书·萧至忠传:“憸利之辈,冒进而莫识廉隅;方雅之流,知难而敛分丘陇。”
《漢語大詞典》:憸愎
奸邪乖戾。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二:“贪淫盗酷,名位过分,欺君卖友,憸愎害人。”
分類:奸邪乖戾
《漢語大詞典》:憸忮
奸邪猜忌。明史·杨善传:“ 善 负才辨,以巧取功名,而憸忮为士论所弃。”
分類:奸邪猜忌
《漢語大詞典》:憸子
奸邪的小人。 明 方孝孺 《题万间室》诗:“老翁哀痛实为此,熟视鄙夫憸子辟之犬鼠加冠巾。”
分類:奸邪小人
《漢語大詞典》:凶宄
凶恶奸邪。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孙权 自破 关羽 并 荆州 之后,志盈欲满,凶宄以极,是以 宣文侯 深建宏图大举之策。”
分類:凶恶奸邪
《漢語大詞典》:险诞(險誕)
奸邪虚妄。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有佣书人 翟颖 者,性险诞,与知制誥 胡旦 狎。”
分類:奸邪虚妄
《漢語大詞典》:象龚(象龔)
貌似恭敬。比喻奸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海内瓜分,英雄力竞,象龚滔天,猾 夏 放命。”
《漢語大詞典》:奸子(姦子)
谓奸邪不肖之子。国语·楚语上:“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姦子。”
分類:奸邪不肖
《漢語大詞典》:以紫乱朱(以紫亂朱)
《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 郑 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后以“以紫乱朱”比喻将奸邪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贤者。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致恽》:“ 歙 ( 欧阳歙 )於饗中用 延 ( 繇延 )为吏,以紫乱朱,大妨王命。”亦作“ 以紫为朱 ”。 明 刘基 《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漢語大詞典》:智差
巧慧奸邪。吕氏春秋·君守:“故思虑自心伤也,智差自亡也,奋能自殃,其有处自狂也。” 陈奇猷 校释引 高亨 曰:“智差,谓巧慧奸邪也。言用其巧慧奸邪,乃自亡之道也。差字古有邪义,广雅·释詁:‘差,衺也。’”
分類:奸邪
《漢語大詞典》:兆奸(兆姦)
谓对奸邪之端不加制止,任其成长。《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姦以陷君。” 王肃 注:“兆姦,为姦之兆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