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侈心
(1).奢侈之心。 汉 班固 《东都赋》:“圣上覩万方之欢娱,又沐浴於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於东作也。”明史·李敏等传赞:“国家当承平殷阜之世,侈心易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隋炀帝 令 宇文恺 营建 东京 ( 洛阳 )…… 宇文愷 迎合他的侈心,规模力求宏大。”
(2).夸耀自大之心。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封禪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 秦 汉 之侈心乎?”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上失其道,而天下之士,皆有侈心,耻以一艺自名,而欲尽天下之能事,是故丧其所长,而至于无用。”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 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子则雕鐫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
(3).恣肆之心。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 唐 天子久厌人间良夜,欲一观天上中秋,要与 杨贵妃 同游月宫。虽是人主侈心,亦有夙缘合往。”
《國語辭典》:奢华(奢華)  拼音:shē huá
奢靡华丽。元。马致远〈新水令。四时湖水镜无瑕套〉:「雄宴赏,聚奢华。人不奢华,山景本无价。」《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有馀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见萧索。」
《漢語大詞典》:兼美
(1).指生活的各方面都豪华奢侈。《晋书·齐王攸传》:“又都邑之内,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 魏 之遗弊。”
(2).犹言完善,样样擅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閒焉。” 宋 姜夔 续书谱·总论:“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
《漢語大詞典》:王何
(1). 晋 王恺 与 何曾 的并称。二人皆以奢侈名世。晋书·五行志中:“ 武帝 初, 何曾 薄太官御膳,自取私食,子 劭 又过之, 王愷 又过 劭 …… 石崇 之侈,遂兼 王 何 ,而儷人主矣。”
(2). 三国 魏 王弼 与 何晏 的并称。《晋书·范宁传》:“ 王 何 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説,波荡后生。” 唐 杨炯 《〈王勃集〉序》:“蹈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经籍为心,得 王 何 於逸契;风云入思,叶 张 左 於神交。”
《國語辭典》:奢靡  拼音:shē mǐ
奢侈浪费,不知节制。《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
《國語辭典》:靡曼  拼音:mǐ màn
1.柔弱、细致。汉。枚乘〈七发〉:「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
2.柔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句》:「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
3.美色。《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淮南子。原道》:「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
《漢語大詞典》:华侈(華侈)
(1).豪华奢侈。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 宋 欧阳修 《论罢修奉先寺等状》:“ 开宝 、 兴国 两寺塔殿,并皆焚烧荡尽,是以见天意厌土木之华侈,为陛下惜国力民财,谴戒丁寧,前后非一。”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卷二:“ 神宗 朝,官膳丰盛……彼时内臣甚富,皆令轮流备办,以华侈相胜。”
(2).指文章华丽、铺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鑠,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國語辭典》:朴实(朴實)  拼音:pú shí
质朴诚实。《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生来聪俊,粗知礼义,干事朴实,不好花哄,因此防禦不虑他在外边閒理会。」《西游记》第一回:「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
《國語辭典》:朴实(樸實)  拼音:pú shi
质朴诚实。元。吕止庵〈风入松。半生花柳套。离亭宴歇指煞〉:「我著片无忝和朴实心,博伊家做怪胆。」
《漢語大詞典》:奢淫
奢侈淫逸。《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南阳 户口数百万,而 术 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 宋 王安石 《与伯懿至台城·辱井》诗:“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过 郑 卫 ,城外艰苦逾 唐 魏 。”
分類:奢侈淫逸
《國語辭典》:豪侈  拼音:háo chǐ
豪华奢侈。《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
《漢語大詞典》:骄侈(驕侈)
(1).骄傲自大。左传·成公十七年:“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新唐书·房玄龄传:“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 明 张居正 《答南学院周书》:“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於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 清 秋瑾 《精卫石》诗:“举动自如无俗态,谦和举措不骄侈。”
(2).骄纵奢侈。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煜 性骄侈,好声色。”明史·陶安传:“帝尝御 东阁 ,与 安 及 章溢 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 言丧乱之源,由於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
《漢語大詞典》:奢僭
谓奢侈逾礼,不合法度。汉书·成帝纪:“方今世俗奢僭罔极……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綺縠,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埋过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佗 虽奢僭,慎终其身,乃令后人不知其处。”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平章政事 完颜白撒 以内族位将相,尤奢僭。尝起第西城如宫掖然。”清史稿·圣祖纪一:“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比来官员服用奢僭,竞相效尤。其议禁之。”
《漢語大詞典》:侈丽(侈麗)
(1).奢侈华丽。北史·房彦谦传:“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 唐 李翱 《送冯定序》:“其风侈丽奢豪,羇人易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潍水狐:“越日,翁折柬报居停之礼,供帐饮食,备极侈丽。”
(2).美丽;艳丽。 宋 曾巩 《雪咏》:“顿惊宇宙内,侈丽皆天成。”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其人不愿为官,后房声色侈丽,自奉养至厚。”
(3).指文辞华丽。周书·庾信传论:“ 曹 、 王 、 陈 、 阮 ,负宏衍之思,挺栋干於 邓林 ; 潘 、 陆 、 张 、 左 ,擅侈丽之才,饰羽仪於凤穴。”参见“ 侈丽閎衍 ”。
《漢語大詞典》:侈丽闳衍(侈麗閎衍)
华丽繁富。多用以指文辞。汉书·艺文志:“其后 宋玉 唐勒 , 汉 兴, 枚乘 司马相如 ,下及 扬子云 ,竞为侈丽閎衍之词,没其风諭之义。” 清 纳兰性德 《赋论》:“ 相如 之词虽称侈丽閎衍,失讽諭之义……后世以俳优目相如之词者,非也。”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章第十三节:“由于两 汉 辞赋的发展,这种侈丽闳衍之辞的写作技巧,给当时文人以一种新的启发。”
《漢語大詞典》:奢丽(奢麗)
奢侈华丽。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后汉书·羊续传:“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旧唐书·辛替否传:“伏见今之宫观臺榭,京师之与 洛阳 ,不增修饰,犹恐奢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寒月芙蕖:“倾刻,陈设满亭,穷极奢丽。”
《國語辭典》:浮侈  拼音:fú chǐ
形容写文章时,过分注意文辞的华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然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