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在话下(不在話下)  拼音:bù zài huà xià
事情理所当然或告一段落,用不著多费唇舌谈论。《水浒传》第六一回:「自埋怨李逵,不在话下,过了一夜,次日天明起来,安排些饭食吃了。」《红楼梦》第三回:「雨村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不在话下。」
《國語辭典》:不情之请(不情之請)  拼音:bù qíng zhī qǐng
不合情理的请求。常用于请托时的客套话。如:「请原谅我的不情之请,并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
《國語辭典》:等因奉此  拼音:děng yīn fèng cǐ
等因,用来结束所引来文。奉此,用来引起下文。等因奉此为旧公文用语。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漢語大詞典》:等情据此(等情據此)
旧时公文套语。在引述下级或平行机关来文之后用此四字,下接如何办理等文字。
《國語辭典》:屈座  拼音:qū zuò
未能请客人居上座。为筵席间主人向下位宾客所用的客套语。
《漢語大詞典》:顺颂(順頌)
书信结尾时的套语,表示祝福。 清 林则徐 《致刘建韶书》:“途次率復,诸不备悉。顺颂升祺。”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专此顺颂曼福。”
《國語辭典》:说时迟,那时快(說時遲,那時快)  拼音: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形容事情或动作发生得太快或太突然。《水浒传》第二九回:「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文明小史》第九回:「说时迟,那时快。这边刚跨出门槛,前门的人已经挤满了。」
《国语辞典》:滥套(滥套)  拼音:làn tào
文章中浮泛不实又无创见的套语或格式。如:「那种陈腐滥套毫无创见的文章谁都不爱看。」
《漢語大詞典》:滥套子(濫套子)
谓文章中浮泛不实的套语或格式。如:那种滥套子文章谁也不愿看。
《國語辭典》:客套  拼音:kè tào
1.会客时表示谦让、问候的应酬话。《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花月痕》第一四回:「我们神交已久,见面不作客套罢!」
2.彼此谦让、问候。如:「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客套。」
《國語辭典》:诳驾(誑駕)  拼音:kuáng jià
谦称自己疏于招待的客气话。《红楼梦》第一回:「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
《漢語大詞典》:霁鉴(霽鑒)
犹明察。为书信套语。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 湘乡 □□□上 文正 书云……敢布腹心,伏惟霽鉴。”
《漢語大詞典》:京报连登黄甲(京報連登黄甲)
科举考试录取喜报上的套语。意谓会试、殿试连捷的喜报就要送到。因殿试榜文写在黄纸上,故称黄甲。儒林外史第三回:“﹝报帖﹞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 范 讳 进 高中 广东 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國語辭典》:截镫留鞭(截鐙留鞭)  拼音:jié dèng liú biān
唐时姚元崇管理荆州三年,后离职时民泣马首,对所乘之马鞭镫,皆截留之,表示瞻恋。见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截镫留鞭》。后用来表示对离职官吏挽留惜别的客套话。
《國語辭典》:皆大欢喜(皆大歡喜)  拼音:jiē dà huān xǐ
大家都十分高兴、满意。如:「这件事终于有了圆满结局,真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