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左
指从疏附、御侮、奔走、先后四个方面辅佐的大臣。左,同“ 佐 ”。逸周书·小开武:“三极:一维天,九星;二维地,九州;三维人,四左。” 孔晁 注:“四左,疏附、御侮、奔走、先后是也。” 朱右曾 校释引诗·大雅·緜 毛 传曰:“率下亲上曰疏附,相道前后曰先后,喻德宣誉曰奔走,武臣折衝曰御侮。”
《漢語大詞典》:蹄间三寻(蹄間三尋)
谓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战国策·韩策一:“ 秦 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亦作“ 蹄閒三寻 ”。史记·张仪列传:“ 秦 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閒三寻腾者,不可胜数。” 司马贞 索隐:“七尺曰寻。言马走之疾,前后蹄閒一掷过三寻也。”
《漢語大詞典》:眼语颐指(眼語頤指)
用眼色或面部表情示意别人为之奔走。形容有权势者气焰之盛。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监不开口明説,止於膝上或案上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或眼语颐指,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
《漢語大詞典》:席不暇煖
见“ 席不暇暖 ”。
谓席子未及坐暖即离去。形容忙于奔走,无时间久留。
《國語辭典》:席不暇暖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席子還沒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別的事。比喻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于悽惶,席不暇暖。」
《漢語大詞典》:小幺
(1).旧称官府中供奔走的小差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八:“政府小史,效奔走之役,呼曰小幺。”
(2).旧称年轻娼妓。《瞎骗奇闻》第八回:“﹝ 赵桂森 ﹞即日把铺盖搬到 倪 家小幺处去。手里有了银子,胆子益发壮了。从来説的,娼妓人家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到了第二期取银子的时候,头一期的银子,所餘不到一千两了。”
(3).少年男仆。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有两个小幺儿在那里伺候。”红楼梦第三九回:“ 贾母 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玩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们回来带着小幺儿们在这园子週遭散诞散诞。”《孽海花》第十五回:“台阶上三四个小幺儿在那里搂着玩呢。”
《国语辞典》:栖栖遑遑(栖栖遑遑)  拼音:qī qī huáng huáng
匆忙奔走,无暇安居的样子。《文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
《国语辞典》:禽奔兽遁(禽奔兽遁)  拼音:qín bēn shòu dùn
遁,逃避。禽奔兽遁指禽兽竞相奔走逃避。形容人慌忙走避。宋。苏洵〈审势〉:「及其后世失德,而诸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扰,而其上之人卒不悟。」
《国语辞典》:撞府穿州  拼音:zhuàng fǔ chuān zhōu
形容四处奔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三出:「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也作「撞府冲州」、「冲州撞府」。
《漢語大詞典》:走养(走養)
指供奔走的仆役。 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记》:“公曰:‘焉有贤者之名,为趍厮走养,朝夕言於刺史前耶?’”参见“ 趋厮 ”。
分類:奔走仆役
《漢語大詞典》:趋厮(趨厮)
供奔走的仆役。 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记》:“焉有贤者之名,为趋厮走养,朝夕言於刺史前耶?”
分類:奔走仆役
《漢語大詞典》:走办(走辦)
供奔走的小吏。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上御正衙,有緑衣吏执剑突趋殿前,声誶厉不可晓,乃大璫走办耳。”
分類:奔走小吏
《国语辞典》:奔波劳碌(奔波劳碌)  拼音:bēn bō láo lù
忙碌奔走,不得悠閒。如:「他一辈子为家庭奔波劳碌。」《后西游记》第一九回:「大道谁人不具,那个不知,连经也是多的,何况既有经,经即是解,又求些甚么?中国人怎这等愚蠢!又要老师父奔波劳碌。像我们这里,无经也过了日子。」
《国语辞典》:奔走如市  拼音:bēn zǒu rú shì
形容来往奔走,活动的人很多。《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科道衙门,皆其心腹牙爪。」
分类:来往奔走
《国语辞典》:穿梭外交  拼音:chuān suō wài jiāo
西元一九七三年中东十月战争后,季辛吉穿梭奔走于有关各国之间,以降低以阿间战事紧张的程度。后称此种外交方式为「穿梭外交」。
《漢語大詞典》:赶座(趕座)
谓奔走于酒楼戏馆等地卖艺谋生。《水浒传》第三回:“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奴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 清 得硕亭 《竹枝词·草珠一串》:“秦楼赶座不堪夸,定府庄中数几家。”
《國語辭典》:狗腿  拼音:gǒu tuǐ
为坏人奔走办事,胡作非为的人。如:「你这是非不分的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