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正奏
飞奏
奏技
奏稿
边奏
中奏
奏琴
进奏院
琴奏
数奏
奏可
齐奏
露奏
后奏
奏差
《漢語大詞典》:正奏
古代科举考试中选而正式奏请朝廷批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状元之目始自辟召,而本朝科举,取士之法合以省试正奏第一名当之。”宋史·选举志二:“是岁,始定依 汴京 旧制,正奏及特恩分两日唱名。”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经明行修进士及该特奏而预正奏者,定著於令,遂升一甲。”
《漢語大詞典》:飞奏(飛奏)
飞快地表奏朝廷。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征 高丽 , 高宗 留居 定州 ,请驛递表起居。飞奏事自此始。” 唐 元稹 《叙奏》:“天子久不在都,都下多不法,百司皆牢狱,有栽接吏械人逾岁而臺府不得而知之者,予因飞奏絶百司专禁錮。”
《漢語大詞典》:奏技
亦作“ 奏伎 ”。 表演技艺。晋书·刘隗传:“ 庐江 太守 梁龕 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 周顗 等三十餘人同会。”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然身为本郡上佐,送客到船,闻邻船有琵琶女,不问良贱,即呼使奏技,此岂居官者所为?”
《漢語大詞典》:奏稿
亦作“ 奏藁 ”。 奏章的草稿。新唐书·陆元方传:“临终,取奏稿焚之。” 宋 程颐 《答人示奏草书》:“辱示奏藁,足以见仁人君子爱民之心,深切如此。”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委员取出文书给 安老爷 看,见那奏稿上参的是革职拿问,带罪赔修。”
分類:奏章草稿
《漢語大詞典》:边奏(邊奏)
犹边报。 宋 韩琦 《赐夏国主诏》:“边奏屡闻,人情共愤。” 宋 欧阳修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 元 杨奂 《录汴梁宫人语》诗:“边奏行臺急, 东华 夜启封。”
《骈字类编》:中奏
嵇康 琴赋 初涉绿水,中奏清徵。
《国语辞典》:奏琴  拼音:zòu qín
弹琴。如:「他每日总会拨出一些时间奏琴,放松紧绷的情绪。」
分类:奏琴弹琴
《漢語大詞典》:进奏院(進奏院)
唐 宋 时官署名。 唐 代藩镇在京置邸,称上都留后院。 大历 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并掌章奏、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转。 宋 初沿 唐 制,亦设进奏院,置进奏官;后改由朝官监领。 南宋 时隶属门下省,以给事中主管,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文件,摘录章奏事由,投递各项文书。 元 代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大驾初驻蹕 临安 ,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輳,又剏立官府,扁牓一新。好事者取以为对曰:‘鈐辖诸道进奏院,详定一司勑令所。’”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唐 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主之,谓之上都留后。 大历 十二年,改为上都知进奏院官。 五代 以来,支郡不隶藩镇,补人为者,听其置邸隶藩镇者兼掌焉。 宋 缘旧制,皆本州镇补人为进奏官,其军监场务转运司则差知后官,则副知掌之。逐州就京师,各置进奏院。 太平兴国 六年,诸州罢知后之名,简知后官,得 李楚 等百五十人,并充进奏官。命供奉官 张文璨 提辖诸道进奏院,监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詔敕及诸司符牒,辨其州府军监,以颁下之,并受天下章奏案牘状牒以奏御及分授诸司。中兴以来,隶门下后省给事中点校,讫 乾道 九年,依旧隶后省,合传报事,令后省録以报行。”
《骈字类编》:琴奏
唐 李白 杂曲歌辞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其二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韵府拾遗 宥韵》:数奏(数奏)
后汉书高彪传数奏赋颂奇文因事讽諌
《漢語大詞典》:奏可
谓奏请之事被允准。汉书·武帝纪:“丞相 綰 奏:‘所举贤良,或治 申 、 商 、 韩非 、 苏秦 、 张仪 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分類:奏请允准
《國語辭典》:齐奏(齊奏)  拼音:qí zòu
两位以上的演奏者,按同一曲调同时演奏。
《漢語大詞典》:露奏
奏章。奏章不加封,故称。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两贡露奏,乞回命书。”
分類:奏章加封
《骈字类编》:后奏(后奏)
五代史安重诲传重诲尝出过御史台门殿直马延误冲其前导重诲怒即台门斩延而后奏 宋史瀛国公纪诏似道都督诸路军马以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总统诸军所辟官属皆先命后奏
又贾似道传初似道在汉阳时丞相吴潜移之黄州似道衔之且闻潜事急时每事先发后奏似道令沈炎劾潜贬循州唐尧臣大梁行见前弹下
《漢語大詞典》:奏差
元 、 明 、 清 时在某些官署中设置的供差遣的官职。《元典章·刑部十四·诈》:“欲去 广东道 寻觅勾当,诈称 海北道 廉访司奏差。” 翟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 清 沿 明 制,於 衍圣公 府中设奏差一人,以供差遣,为正七品官。”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一:“ 胡惟庸 是 元璋 在 和州 时的帅府奏差, 李善长 的亲戚, 淮西 官僚集团的重要人物。”